第一百六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劉封的出現,他的大力收攏難民倒是真的給了他們一線希望。
大量的難民匯聚在了下邳劉封所在之處,等待著下一步的計劃,同時也做著短暫的修整。
糜家和劉備的聯姻非常的順利,在公孫越這個徐州恩人的注視之下,陶謙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
而且陶謙現在活的也是特別的明白,他知道不管這一次這個坎自己能不能過去,徐州牧這玩意都和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了。
甚至和他兩個兒子都不能有任何的關係了。
不是說他陶謙最後想要當個善人,而是事實擺在眼前,沒有辦法。
曹孟德明顯就是看上了徐州這個地方,自己和他有著殺父大仇,不管這裡面到底是怎麼回事,曹孟德都沒有理由放過他和他的兒子。
帶著家財回到家鄉,回到丹陽,最起碼他們兩個小子還能保住性命。
如果還非要賴在官場上不走,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名聲,為了不揹負這個不孝的名聲,曹孟德也要和他們死磕到底。
畢竟《禮記檀弓上》曾言:父母之仇當如何,聖人答,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
這東西已經是大漢的標配了,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寧可不當官,也不可不報仇。
如今陶謙和曹孟德就是殺父之仇,他們一家人老老實實的躲起來,這事兒也就過去了,還敢在明面上嘚嘚瑟瑟的,這就是逼著曹孟德不當官啊。
陶謙已經在想著舉薦何人了,他現在手中有三個人選。
其一是來援的田楷,他本就是青州刺史,轉任徐州牧也不是不可,只不過公孫瓚那裡交代不過去這個事情。
其二是陳家的陳珪或者逃回陳家的陳瑀,名望和地位都足夠,還和袁術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他可保自己無虞。
但是他派去的使者也被陳登忽悠回來了,很明顯陳家不打算和這件事情有什麼交流。
其三就是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越,聽聞十分受公孫瓚的重視,是他的左膀右臂,而且早就已經被幽州舉薦了孝廉,又是公孫家的嫡系出身,從哪方面來說,這也是很好的人選。
而且相比較於前兩個,他對於徐州牧這個位置,並不牴觸。
舉薦奏疏已經傳去了長安,此時陶謙自然不會為了一介商賈和公孫越有什麼為難的地方。
而糜家此時促成了自己心中之事,也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動起手來,幫助劉封解決現在的問題。
而他們的解決辦法,不但管用,而且真的很豪....壕!
開陽軍突然就撤軍了,不但撤了,而且還十分心滿意足的撤軍了,一群人歡天喜地的回到了自家老巢開陽之中,臨走還替關羽劉封將下邳周圍的山賊草寇挨個的清剿了一遍。
讓劉封有一個無比安穩的外部環境。
他們之所以這樣,不是因為他們突然想開了想和劉封交朋友,而是糜竺讓自家親弟弟找到了開陽城的臧霸。
明著詢問臧霸,他們劫掠下邳能夠得到多少東西?
不能得罪下邳的諸多家族,就一群難民和百姓,又能夠有多少油水?
糜芳拿出來了三千萬錢和數千斛的糧草送到了開陽之中,換他們撤兵迴轉開陽,不但好處一分沒有少得,而且還省時又省力。
最重要的是,糜芳還告訴了他們,如果他們不同意,這個數字可能就會去找一找那些徐州的山賊草寇們。
想來他們也是很願意聯合起來分了這筆錢糧的。
糜竺現在還是徐州的別駕從事,不是他們可以任意拿捏的,有了這麼大的好處,臧霸自然不會再繼續和關羽死扛到底,大家有沒仇沒怨的。
臨走之前,還不忘糜芳最後那句話,直接將周圍的山賊草寇打了一遍,這才離開。
沒有了開陽軍的壓力,徐州的世家又在劉封拜見陳家之後也做出了退讓,劉封終於能夠安安穩穩的呆一陣兒了。
而與此同時他也終於收到了郭圖讓他移軍廣陵的訊息。
而他則是將這信帛轉手交給了一旁的中年人。
“看來小子接下來,還是能夠再次護送諸葛公一段路程的,廣陵已被郭圖安撫,小子也已經傳訊糜家,定然能夠將子瑜找到,不會讓子瑜兄長出現問題的。”
“如此,玄還真是多謝公子了。”
“諸葛公說這話就真的見外了,諸葛公本就出身荊州,而劉荊州也算是小子半個恩師,本就算是同根生長之人,如今徐州混亂,這才是小子應該做的。”
“這...罷了,孔明快過來,替你兄長多謝公子。”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