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皇甫嵩看來,怨恨自己的不僅只有董卓一個人,當年的張讓趙忠,當年的朝中宦官,乃至於那位大將軍何進,哪個不是想要將他置之死地。

可是他現在不仍然活的好好的,不仍然是執掌兵馬大權。

他自己行得正坐得直,那些人還能強殺了他不成麼?

皇甫嵩毫不畏懼的來到了洛陽,然後.....

他親眼見到了什麼叫做眾叛親離。

皇甫嵩剛剛到達洛陽,沒有進入府邸,沒有朝拜皇帝,剛剛下馬的那一刻,他就直接看到了一隊隊計程車卒出現在了他的身邊,然後諸多朝臣出現。

當著所有人的面,他們斥責皇甫嵩數條罪狀,每一條都經不起推敲,但是每一條都說的鏗鏘有力讓人心驚。

皇甫嵩想要反駁,但是話都還沒有說出口,他就已經被人就地拿下。

他身後計程車卒想要反抗,但是在洛陽兵馬和聖旨的雙重壓迫之下,他們退縮了。

而皇甫嵩經歷了自己人生之中最為丟臉的一天,也是最為惶恐的一天,他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摁在了地上五花大綁。

官員一次次的數落他的罪狀,而皇甫嵩最心驚的是,他親眼看到那些當年對他無比推崇的百姓竟然也真的開始慢慢的懷疑了起來。

他一生從未做過任何虧心事。

可是現在他竟然因為這種妄加之罪而被百姓懷疑乃至鄙視。

而緊跟著,不單單是他,整個皇甫家族都被牽連進去,他親眼看到了自己的嬸嬸因為拒絕了董卓的迎娶而被逼死。

他親眼看到了無數的朝臣站出來一聲聲的討伐皇甫家族的諸多罪狀。

他們這群人,彷彿見到了血肉的餓狼一樣,不斷的衝上去撕咬著皇甫家族。

皇甫嵩在這一刻,終於見到了什麼叫做現實,他在這一刻才知道,原來自己有沒有罪,並不是因為自己有沒有做錯,而是別人覺得自己有沒有罪。

大牢之中的皇甫嵩,徹底的推翻了自己這幾十年的生活。

看著那些當初對他也是阿諛奉承,滿臉帶笑的朝臣,如今毫不客氣的將一名名皇甫家的子弟拉入牢獄之中,他只覺得自己活的太可笑了。

而最後的轉機,竟然是當初以為與董卓相交過密,被皇甫嵩斥責幽閉的兒子皇甫堅壽。

這個被皇甫嵩斥責了數年不知好歹的兒子在最後時刻,衝到了董卓的宴席之中生生的將自己的腦袋磕的血流滿面,然後給皇甫家族磕出來了一條活路。

當再次見到牢獄之外的陽光之後,皇甫嵩只是露出來了一個無比苦澀的笑容。

他,再也不想折騰了。

沒有了皇甫嵩和蓋勳兩個手握重兵的不確定因素,董卓終於可以做他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了。

初平元年,在董卓的示意之下,大漢朝廷成功的遷都長安,大漢皇帝劉協進入長安未央宮,洛陽百姓在董卓的驅逐之下,只能哀嚎不斷的朝著長安而去。

不僅僅是百姓哀嚎,蘭臺這種士子心中的聖地也被破壞殆盡,無數的藏書都被遺落,反倒是讓劉封早就安排好的於毒帶人撿到了不少。

但是和遺落和徹底丟失的數目相比,這無疑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