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募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幽州刺史府門外,張飛和劉封並沒有等待太久,讓人通稟之後,陶謙很快就帶人贏了出來,將張飛領了進去。
至於劉封,雖然對於這麼一個孩子出現在這裡很是疑惑,不過陶謙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進入內堂之後,陶謙想要寒暄一番,但是張飛沒有給他任何的機會,直接開門見山再次拿出來了那皇甫嵩的信帛,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如今戰況緊急,我等不能在此地多留,三天的時間,我等必須招募到兩千青壯,而且還需要刺史大人幫忙準備些許糧秣輜重才是。”
張飛的開門見山讓陶謙臉色僵了一瞬,便是看向那張飛遞過來的布帛之時,都是扯動了一下自己的麵皮。
不過卻是沒有多說什麼,最後含笑將信帛接了過來,然後便安排了下去。
“兩位且在這裡稍等些許日子,這募兵也需要諸多準備,而且這各個郡縣之中也是需要配合,總歸還是需要時....”
陶謙的話還沒有說完,那刺史府計程車卒就再次前來通稟,這一次,是公孫瓚來了!
此時公孫瓚也不輕鬆,黃巾之亂結束之後,其他人都慢慢輕鬆了下來,但是丘力居那個該死的傢伙再次捲土重來,這一次他鬧出來的聲勢比之前更大。
而且之前逃到了烏桓地界兒的張純也拉攏了不少勢力,此時已經有些危險了。
護烏桓中郎將宗員在黃巾之亂之後便被調往了洛陽,這讓幽州的兵馬再次陷入了縮水,公孫瓚一直在邊疆苦苦支撐。
此時出現在這裡,倒是讓陶謙有些驚訝。
“公孫將軍來了?”陶謙顧不得張飛與劉封,立刻就站了起來要去迎接。
相比較這兩個,公孫瓚這個幽州實權人物才是他要注意的,畢竟他走了,這幽州公孫瓚便有隱隱稱雄的意思了。
所以面對公孫瓚,他不得不小心謹慎。
可是當他外出迎接,見到公孫瓚的時候,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家大侄兒何在,我家封兒何在?”
公孫瓚甚至都沒有顧上和陶謙寒暄,直接大聲嚷嚷的朝著裡面走去。
緊跟著陶謙就親眼看到那公孫瓚幾乎是一路小跑的衝到了張飛面前,然後一把將他身後的劉封給抱了起來。
“哈哈哈,聽你益德叔父說你想叔父了,甚好甚好啊,正好此次募兵,你就跟著叔父。”
劉封看著那突然就變得如此親密的公孫瓚,滿臉的不明所以,不過他剛剛聽得很清楚,這些事情似乎和一旁那個毫無心機的益德叔父有關係....
這幾個當叔叔的,咋就沒有一個靠譜的。
陶謙看著這般熟絡的公孫瓚和劉封,心中對他們之間的關係再次分析了一番,然後立刻讓笑容爬滿了臉龐。
“未曾想到伯圭竟然和益德等人這般的熟悉?”
“那是當然,這小子算起來,那也是我半個假子,只不過玄德那廝不放手,否則某家定要認了他這個兒子不成。”
公孫瓚此時一副豪爽的模樣,然後扭頭看向了張飛。
“你不是要募兵麼,封兒在某家這裡即可,你速速前去,莫要誤了事情。”
公孫瓚說完之後還看向了陶謙,一副索要糧草的意思,雖然未曾說出口,卻也是表達的十分明顯了起來。
這年頭,募兵可不是靠的嘴皮子。
“本想讓益德好生休息一番,既然伯圭如此急迫,那也莫要怪老夫未盡地主之誼了,諸多糧秣和錢帛已經準備妥當,就在府外。”
這個時候,劉封他們要做的事情,算是已經板上釘釘了。
三天的時間,公孫瓚就帶著劉封瀏覽著薊縣風土,而張飛因時間問題,也未曾走遠,直接前往漁陽而去。
漁陽與右北平接壤塞外,兩地多有互通,百姓也是民風彪悍,而公孫瓚也早就已經讓人多去佈置妥當。
三日的時間已過,張飛帶著募得兩千餘名青壯趕了回來,而就在公孫瓚將劉封交還的時候,他的身邊也多了一名壯漢。
“這人叫做眭固,乃是薊縣本地人,當初父親救的人中便有他一個,如今想要投效父親,所以便跟在了某家的身邊。”
劉封面無表情的指著身後的這個白兔....眭固給張飛解釋了起來。
同時看向張飛的眼神也和之前大為不同,耳中彷彿還有張飛再出發之前和他隨口說過的一句話。
“幽州,那不是回孃家了嘛,多麼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