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比較於只會拿普通老百姓開刀的楊鳳,白饒日子過的就舒服多了。

作為常山郡本土之人,他太清楚這裡面誰好欺負誰家有糧,前期靠著連哄帶嚇唬的讓不少世家大族選擇了花錢免災。

而白饒也十分的講理,只要他們將自己說的糧草如數拿了出來,那麼他絕對不會再去叨擾。

他對常山郡的瞭解,讓他知道各個家族所能夠承受的極限在哪裡,現在這個時候誰也不願意和他們黑山黃巾死磕,所以能夠在接受的範圍之內,花錢免災,這是最好不過的。

但是這種辦法可用一時卻不可長久。

常山郡並不像中山郡那般,常年都是郡國,所以世家林立,這常山郡的世家翻來覆去就那麼些,還有不少人和他家統領褚燕佔著關係,搜刮一遍之後,他赫然發現他們黑山軍的糧草缺口仍然十分的大。

這就讓他萬般無奈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夠選擇攻打他最不想去的地方來,真定國。

真定國是當年武帝念與常山憲王劉舜的兄弟之情,封劉舜的另一個兒子劉平為真定王,以真定國為屬國。

另外,這位真定王的封邑足足三萬戶。

也就是說,這位真定王及其後裔一家,享受了大漢三萬戶的封邑,足足二百九十七年的時間。

順帶一說,這玩意還不用繳稅。

將近三百年的積累,真定王一脈的存糧有多麼的富饒可想而知,所以只要將真定國開啟,將這位皇親國戚的存糧拿走。

別說他們黑山軍的燃眉之危了,恐怕他家統領立刻就敢聯絡幷州的那批大大小小的賊寇,商量一下合併的事情。

但是同樣的,作為一個已經存在了將近三百年的屬國,這真定國若是當著這般容易攻打他早就滅亡了。

所以說,這真定國是一個讓白饒喜歡卻又無奈的地方。

此時白饒就在瘋狂的攻打真定縣,這真定國一共也就真定、綿曼、藁城、肥壘四縣之地。

在此之前白饒並沒有著急直接攻打真定國的要地真定,而是選擇四面包圍,然後大軍開赴真定吸引對方的注意。

之後趁藁城不被,先破藁城斷了肥壘與綿曼之間的聯絡,緊跟著派出麾下諸多將校立刻圍困真定縣,與此同時親自帶兵猛攻肥壘,再破一城。

最後率軍強行攻打綿曼,破城而入。

這一連串的操作暫且不說好與不好,白饒手下計程車卒損失倒是真的不少,可是繳獲的糧草卻是不多。

而白饒對於這一點那也是早有預料,他十分清楚明白的知道這一切一定會是這個樣子,在常山郡兵事一起的時候,真定國所有的糧秣輜重都已經出現在了真定縣。

甚至於其他三縣的兵馬都算不上多,這就是真定國的那位皇親的本事了。

謹慎!

他知道自己若是死守真定國全境,肯定會出現偌大的問題,所以乾脆放棄其他三處地方全力守護真定一地。

而其他三縣雖無主力卻也可以成為他的犄角,若是有人來攻,他們便能出兵策應。

誰知道碰到了白饒這麼一個地頭蛇,上來先掐斷了真定的這三條臂助。

沒有了他們三縣作為自己的臂助,那麼這真定縣便真的只能依靠死守一種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