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義士與豪族(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著那緩緩洞開的大門,劉備緩緩的走進了這幽州的治所,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這裡。
那幽州刺史郭勳此時已經迎了出來,看著並肩而行的劉備與公孫瓚,郭勳十分痛快的將自己想要質問劉備放走黃巾賊寇的事情吞了回去。
作為幷州郭家的嫡傳之人,郭勳這點兒眼力件兒還是有的。
公孫瓚要家世有家世,要靠山有靠山,而且這次還有大功在身,就憑自己恐怕沒辦法對公孫瓚造成什麼影響。
而劉備能夠和公孫瓚並肩而行言笑晏晏,郭勳不管他們兩個是什麼關係,總歸不是自己能夠挑撥的關係。
所以,這個時候質問劉備,無異於得罪了公孫瓚,智者所不為也。
“騎都尉公孫瓚,拜見刺史大人!“
“建義都尉劉備,拜見刺史大人!”
不管公孫瓚和劉備這哥兒倆心中怎麼想,至少他們名義上還是郭勳的下屬,見到上官,該有的禮節那是一樣都不能少。
而郭勳也是滿臉笑眯眯的將他們攙扶起來,並且對他們大肆誇耀,直說薊縣這次得以倖免,幽州黃巾得以平復,二人居功甚偉。
總之三個人簡直就是一副和諧到了不能再和諧的模樣。
這一幕看在劉封的眼中,讓他只感覺他是不是回到了曾經熟悉而又虛偽的那個年代。
劉備和公孫瓚被請入了刺史府中,而關羽張飛與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則是各自帶著兵馬去了早已準備好的大營之中。
那裡有他們的犒賞和休息之地。
劉備自然是和公孫瓚一起進入了刺史府享受郭勳的宴請,當然還有接受他的任命。
恐怕從今夜之後,劉備就是名正言順的大漢建義都尉了,日後很多事情,他都可以名正言順的參與進去了。
而在嶄新的大營之中,劉封也慢慢的知道了這個他連名字都沒有聽到過的郭勳,是多麼的厲害。
這個厲害不是說他的才華如何,這個厲害,是他的家世。
郭勳,大漢幽州刺史,哥哥郭閎,涼州刺史。
而這個郭閎的名聲就很大了,不是因為他在涼州做的多麼好,而是前幾年聲名赫赫,堪稱威震雍涼的三明將軍之首段熲,就被這個傢伙一棍子差點沒打落塵埃。
當初因為想要分功,作為涼州刺史的郭閎直接拖延出兵導致了段熲有生之年為數不多的一次大敗仗,最後所有的罪責還被郭閎扔到了段熲的身上,幾乎讓段熲一擼到底。
若非是後面有人求情加上情況實在是太糟糕了,恐怕段熲也沒有後來的那麼大的名聲了。
而造成了這一切的郭閎非但沒有得到怪罪,反倒是在涼州刺史的任上生活的十分滋潤。
直到前兩年因為羌氐胡人的接連反叛這個傢伙才被撤下,換成了現在的左昌,但是其在涼州的威懾力依舊強悍,否則幽州也不會派公孫瓚帶著幽州最精銳的三千精騎去救援涼州。
要知道幽州和涼州中間隔著一個幷州還有一個雍州呢,這橫跨了整個大漢的北方,也虧得他郭勳想得出來。
而郭勳和郭閎能夠在幽州涼州這般的作威作福,最為根本的就是他們的家世。
太原郭家,或者說太原晉陽郭家。
這個名字劉封還真的不陌生,或者說只要對這個時代有了解的人都不會陌生,郭淮就是太原郭家的人。
雖然郭家在後世只有一個郭淮被記住,但是這個家族卻是相當的強大。
就往上面倒騰,郭勳和郭閎就不說了,他們的叔父,也是郭淮的曾祖郭遵便是那兗州刺史,光祿大夫,還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八俊之一。
一門兩代三刺史,這放到哪兒,那也是實打實的豪門望族,別管幽州和兗州地方大小,那也是豪門望族。
而郭勳這一代除了他們哥倆之外,還分出來了一個太原陽曲郭家,同時代的郭全,據說已經奔著大司農而去了,不出意外三年之內將成為這大漢的新任大司農。
郭全之子郭蘊已經被舉了孝廉,想來十年之內當個太守是沒有問題的。
再之後就是劉封所熟知的郭淮了,嗯....還有劉琨的舅舅郭奕等等等等。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很強,很強,很強的家族,劉封覺得只要他的那個便宜老爹好生和郭勳大人說一說,他們未必不能從中得到諸多好處。
到時候藉助太原郭家的....
劉封正在這裡幻想著日後的美好生活,就看到劉備已經回到了大營之中,不過這臉色....
似乎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