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奈米利斯被佔領、法師協會遭到襲擊,這些事情吸引了大量注意力,很多人都快忘了恐錮斯黑塔的情況。第二次恐錮斯黑塔戰役再次以地表聯軍的失敗而結束,但它並沒有完全終結。倖存者從廢墟中艱難的爬出來,開始收拾受傷的身心,準備下一次的戰鬥。

開拓者飛空城在關鍵時候的衝鋒保全了處於集結狀態的正義聯盟主力軍,保留了地表種族的戰鬥火種。他們從混亂中恢復後也一度想要進攻, 但墜落的天穹隔斷了他們前往恐錮斯黑塔的道路,順便還砸爛了離開毒沼澤的後路。考慮到食物匱乏可能帶來的毀滅性後果,正義聯盟不得不選擇向後撤退,用手頭為數不多的法術材料儘快打通身後的道路。

正義聯盟陸陸續續撤出,堅古族、人類和精靈都想要儘快返回自己的家園。秘奈米利斯遭受襲擊,下一個將會是誰,這是每個人都必須擔心的事情。儘管艾絲·艾恩神殿的至高牧師們一直想要說服大家重新集結並向恐錮斯黑塔進攻, 但基本沒人再聽他們的。

“艾絲·艾恩神殿並沒有家鄉,當然可以在外面晃盪, 而我要回去保護家人。”

一座神殿被毀,至高牧師還可以去其他神殿生活,他們的家在艾絲·艾恩神像矗立的任何地方,因此他們就不屬於任何地方。除了少數非常虔誠的教徒留下來之外,正義聯盟很快解散,大家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回家。那些少數人在至高牧師的帶領下嘗試向恐錮斯黑塔發起進攻,這種戰鬥精神值得褒獎,但這無法彌補指揮決策水平的低下。

猶豫不決、意志不堅定,這是戰場上的大忌,這一次進攻註定無法取得期望的成果。如果他們一開始就進攻,正好可以趁著魔物主力前往秘奈米利斯的時候取得勝利,至少能把恐錮斯黑塔掌握在手裡,甚至對熔火門柱形成威脅。或者他們堅決後撤,好好總結教訓,重整指揮機構,調整作戰目標, 把手頭的力量集中起來並且用好, 也將大有可為。

可他們卻以較少的兵力遇上了從廢墟中逐漸恢復過來的魔物, 再次吃了敗仗。至高牧師們憑藉強大的法術能力得以全身而退,普通士兵則在毒沼澤中死傷慘重。儘管至高牧師們的確對魔物造成了相當可怕的殺傷,他們因此宣稱這是一次成功的行動。但只要問兩個問題就能得知真相:

還需要繼續進攻敵人嗎?還能組織起這種規模的攻勢嗎?

魔物還在,但是正義聯盟已經無法再組織大軍進行征討,所以這能叫做勝利嗎?正義聯盟在誕生之初甚至沒有得到地表“最強種族”精靈的全力支援,人類和堅古族在其中既說不上話又沒能得到明顯好處,不願使出全力。沒有以人為根基,只想著依靠艾絲·艾恩以及至高牧師的威名來聚攏力量,加上聯盟並沒有為眾人帶來實際的安全保障——其核心都是虛的,那正義聯盟在短命之後便註定是絕唱,根本無法再重新組織起來。

於是地表種族與魔物轉入了各自為戰的狀態。堅古族保護山門,提防著魔物入侵;人類回到人類地盤,各個領主開始收攏力量,轉入防守。北方的精靈在秘奈米利斯陷落後開始打起了遊擊,他們在叢林中穿梭,用弓箭騷擾並殺傷魔物,減緩敵人的推進速度,掩護居民撤離。而南方精靈用驚恐的目光看著他們隔壁的恐錮斯黑塔和頭頂附近的熔岩穹頂, 正在費盡口舌, 用各種優厚條件拉攏傭兵, 希望別人幫他們防守家園。

魔物本想大肆擴張,但魔化活樹軍團在北地全軍覆滅讓他們一下子沒了最強的攻城手段。在無限迷宮時期,地表種族據城而守,魔物一次次在這種戰鬥中落敗,因此他們最頭疼攻擊堅城要塞。

原本魔物安排蝸牛、鐮刀和蝙蝠水母魔負責村莊和野外的戰鬥,面對堅固城池時就用魔化活樹軍團,如今他們無法實現這種戰術構想。偏偏魔物們無法制造魔化活樹,也不會製造投石機和重弩車,能夠穿過城牆進攻的方式只有飛行和鑽地。如果飛行和掘地的魔物數量不夠多,仍然可以被地表種族防守下來,從而陷入越打越少、越少越敗的惡性迴圈。

於是魔物們放緩腳步開始重整,他們將目標放在缺少城池保護的村鎮,以擄掠人口為主,搶奪牲畜為輔。但凡是地表上活動的生物都可以用來合變,包括成為合變目標以及合變原材料,魔物利用地表生物來適應地表環境,並開始重現地底世界曾經發生過的合變歷史。極端火元素特性幫助魔物來到地表,並在對付木元素為主的精靈時佔到便宜。但想要佔領整個地表,魔物必須更多、更豐富、更強大。

一時間,魔物的進攻彷彿停滯下來,至少再沒有進攻秘奈米利斯、蛋島以及雙塔城法師協會那樣的聲勢了。對於村落和野外生物的襲擊集中在秘奈米利斯以及恐錮斯黑塔周圍區域,這些地方的居民能跑的早就跑了,外界對他們也不十分關心,所以在更大的範圍內,魔物的威脅似乎下降了。

對很多普通民眾來說,魔物在秘奈米利斯或者還是在無限迷宮,對他們好像沒有分別。每個人在生活中主要面對的還是領主,要應付的是勞役與稅金,還有天災與疾病。以往無限迷宮需要戰士時,領主就會帶走一批人,一兩年後回來。而恐錮斯黑塔戰役似乎也是這樣,領主帶頭,一兩年回來,沒什麼區別。

普通人沒有被教育,他們便不知道魔物的真正威脅,也就不理解正義聯盟以及艾絲·艾恩的至高牧師。領主們沒心情也沒有這個意識去教育民眾,更不要說發動群眾和依賴群眾。許多領主們自己都不上心,覺得他們上面還有精靈,精靈上面還有正義聯盟、還有神靈。魔物的事情不需要自己操心,到時候聽從神靈和命運的召喚就行。

收縮並開始積攢實力的魔物是可怕的,它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具有戰略頭腦。原本北方精靈的國度成了魔物的地盤,成了孕育更強魔物軍團的溫床。而他們只在兩個方向維持了進攻態勢,一個是法師協會,一個是達貢總領的冬國。

對於法師協會,魔物用攻勢來保持圍困,不讓任何人進出,不讓協會獲得任何補充,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人力上的。而在冬國方向,魔物繼續採取傳送隕石的方法發動突襲,不斷進行騷擾。

在快速反應部隊的攔截下,隕石上下來的魔物從來沒能站穩腳跟,更不要說合變當敵人、增強實力了。在多次失敗後,魔物不在寄希望利用小股兵力感染冬國,而是改變策略,讓隕石下來的魔物盡力搞破壞,利用火元素能力焚燒能碰觸到的一切,破壞冬國的生產活動。

這種行為讓達貢極為頭疼。快反部隊又不是滅火大隊,遇到草原火起的情況會變得非常被動。狼犬騎兵難以行動,獅鷲也會被煙霧影響視線。火焰和煙霧又為魔物提供了掩護,有時候需要兩到三個快反小隊才能處理一枚隕石,這大大降低了效率。

好在多瑪的第四連開始發揮作用。他們經過半年多的實地摸索,已經和當地人建立了緊密的關係,這讓他們擁有了初步的組織動員能力。利用手中的火槍和剛剛下發的手榴彈,就算是四五個人也敢向魔物發起攻擊。

早發現、早處理永遠是對付敵人的最好辦法。多瑪在深思熟慮之後,以“保衛收穫”為目標,提前將第四連打散,分派到冬國各處的部落、獵人小屋中去,跟隨牧民、獵人在外面巡視,跟隨農民在田地中工作。

一支帶刺刀的火槍和二三十發子彈,四個手榴彈,一把開刃的短鏟子,這就是第四連戰士的主要裝備。他們往往採取三到四人一組的行動方式,一個人放哨巡邏時,其他人可以輕裝勞作。如果遇到敵人,有人阻擊、有人呼叫、有人組織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