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般想不通,是不是對亞特蘭蒂斯集團費盡心思的想要打造一個女團這件事,感到好奇?”

待客室的門近在眼前,南鄉唯看著抿著嘴唇,明顯是走神模樣的秋元康,微微一笑。

“確實是有些。”秋元康也不隱瞞。

“亞特蘭蒂斯集團的認知度雖然在平民當中遠不如三菱重工,三井實業這些集團響徹,但因為前身是在RB發展數百年的德川實業,面向的顧客群體也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以及中產階級。

所以,本身這樣自身產業遍佈各個領域的大家,突然對娛樂圈感興趣。

我覺得想要賺錢,首選應該是電影圈,而不是最不受待見的偶像圈吧?”

在偶像究竟賺不賺錢這一塊,秋元康無疑是最有發言權力的。

AKB一年創造出數百億價值的利潤,讓很多同行眼紅無比。

但只有親自參與到運營的人才知道,AKB的吸金能力,是建立在這個團體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之上的。

百萬銷量之下,是上百名成員的日常開銷,服裝,宿舍各項費用,練習室的租賃,專業老師的聘請,以及與各家媒體打交道等等。

建團初期,面對一期生以及部分研修生們的日常開銷,AKS背後的各家金主即便是為了控制成本,讓成員們自行解決服裝與造型的問題,僅僅提供廉價的盒飯。

對於東京出身的要求在家居住,地方出身上京的人則擠在廉價的旅館內。

那個時候一些家境殷實的成員從自家帶一些便當與其他成員在一起分著吃,相互依靠支援,這些畫面秋元康至今都記著。

這些再算上為整個AKB服務的Staff們的薪資,以及每一次出單曲,外出拍攝耗費的公關製作費用,AKB花了很久的時間,才走出早期頻繁出先的財政赤字困境。

投資一部電影,與投資製作一個新偶像女團。

秋元康自認為,如果有重頭再來的機會,且自己有足夠的資金的話,他會選擇先投資一部電影賺到之後,再去嘗試摸索偶像女團。

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死板的堅持各種嘗試“什麼樣的偶像團體會紅起來”這件事。

“這就要提及到老闆制定的個人計劃了,涉及到機密的部分,很抱歉我知道的也不多,如果老師有興趣的話,待會到多諾斯先生面前,可以詳細問問。”

南鄉唯推了推眼鏡,興致勃勃的道。

“況且,據我猜測,老闆並未打算只像老師您這樣,專注於偶像圈一方領域。

與其說偶像圈不受待見,倒不如說是他覺得,在演藝圈的諸多領域裡,以偶像圈作為起點。

再加上有老師您這樣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坐鎮,起步會比其他領域要順水許多。”

不等秋元康接話,南鄉唯又補充了一句“除此之外,選擇偶像圈作為起點,我覺得,也許是和老闆他本人對偶像這個群體的看法,有一絲關聯吧。

至少私底下多諾斯先生曾經在我面前說過,老闆對秋元老師您一直以來堅持的原石理論十分讚賞,早在AKB還未收穫像現在這樣人氣的時候,他就說AKB遲早會成長為改寫RB偶像歷史的女團的。”

秋元康眼睛一亮“你們老闆認同我對製作偶像團體的一些觀點?”

坦白的說,有錢人家的孩子喜歡偶像,這在RB當今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甚至可以說,像AKB這樣的團體,想要取得一定的成績這期間根本離不開粉絲的支援。

整個RB娛樂圈,就沒有誰的粉絲基數能比AKB還要龐大,且死忠程度高的。

秋元康打破以往的偶像歌手只在電視上唱歌,然後出專輯,開演唱會,私下不可能和粉絲近距離接觸的單調模式,發明了與專輯死死繫結在一起的生寫,握手券,進一步的把偶像團體發展成了可推銷購買的商品。

越是有人氣的成員,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福利就必須掏錢。

如此簡單幹脆,也逐漸的考驗了追星族們的錢袋子水平。

AKB的眾多粉絲群體中,高收入群體以及富二代的比例並不小。

但是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AKB的成員,如果有成員畢業了就繼續換個年輕的新人繼續喜歡,從她們的身上獲得可以令自己得到滿足的元氣。

秋元康認為這只是最淺層次的對偶像的喜歡。

無數的粉絲幻想著自己能夠深入到AKB的群體成為一名Staff,和自己喜歡的成員天天接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