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極樂空間(二合一6000字大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就在地上的眾人都感到摸不著頭腦的時候。
下一刻,晴空萬里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塊巨大的黑幕,把整個天空都遮住了,就連天上最耀眼的太陽也被遮蔽了正在散發的光與熱。
天空中的龐然大物離著地面越來越低,眼看就要朝著地面落下,人群中不由得一陣騷擾,周圍持槍的美國大兵也抓緊了手裡的槍械,似乎這樣能給他們帶來一點安全感。
等離得再近一些,地上的眾人這才發現,先前消失的劉康託舉著剛才那個龐然大物慢慢的從空中降落,他託舉著的物體像一個外形猶如巨大輪胎的金屬圓盤,離得近了眾人甚至能看到圓盤之上環境優美有著各式各樣的高檔建築。
劉康如今的樣子就好像一隻螞蟻舉著整頭藍鯨一樣讓人覺得荒誕可笑,但地上這群人沒有一個能夠笑的出來,他們只會驚歎於劉康的偉力,一個人居然能夠將一座城市大小的物體從天空中託舉著飛行,身為科學家的他們自然知道這需要多麼驚人的力量。
等劉康慢慢落向地面,眾人及忙躲避到了51區的地下基地,在基地裡,眾人很快就感覺到頭上的大地一陣顫抖,過了好一會兒,等頭頂的震動停了下來,他們才在埃迪的帶領下爬上了地面。
等到出了地下基地,看著眼前這個三公里寬、直徑六十公里的巨大圓環,一時之間他們都被驚得說不出話來。
“等等,這不是斯坦福圓環麼?這種環形結構的太空殖民地以人類現在的技術根本不可能實現!”
一個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專家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個1975年局裡所提出來的關於宇宙殖民地設想。
但由於建造斯坦福圓環面需要將近1000萬噸的質量發射到太空,並且還要在太空中成建造組裝,以現在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哪怕再過幾十年恐怕也是一種奢望。
更不要說其中所需要的外露式大氣層,模擬生態圈,動力與重力系統等等一系列至今都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它最終也只能出現在NASA圖紙上。
而現在這個夢寐以求的太空城就這麼神奇的出現在他的面前,這個NASA的專家感覺自己要樂瘋了。
是的,劉康直接去了一趟《極樂空間》的世界把裡面2159年的人類最高科技結晶“極樂空間”給搶了過來,以前如果他想提高基地科技水平,也只能從別的世界拐帶幾個科學家透過現實世界帶進來,一些較大的東西他不可能透過現實世界中轉到《永無止境》的世界。
但在自身和《永無止境》的世界繫結之後他就有了這個大膽而又瘋狂的想法,正好他又解開了自身的枷鎖,有能力將這個上千萬噸的龐然大物帶到這個世界。
劉康活動了一下有些痠痛的臂膀,對著埃迪說到:“這個空間站裡蘊含的科技至少領先人類100年,我要你帶領這些科學家將其中的科技與技術都解析出來,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他們服用NZT49以加快解析進度,沒什麼問題吧。”
埃迪這時候激動的話都說不出來,有了這些超越時代的技術,他甚至可以永久的掌控美國,甚至世界!
但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眼前這個神秘的男人帶來的,他不由得微微低下了頭,單膝跪地,右手撫胸在眾人面前表示對劉康的臣服。
“不用刻意去做,你只要好好為我做事我自然不會虧待了你,這裡面有一些萬能醫療機,能夠隨時修復人體損傷並治療一切疾病,使人的壽命延長3倍達到200年的人體壽命極限。我給你使用的許可權,以後要是你乾的好,還有其他獎勵給你,去好好幹活吧!”
(注:極樂空間裡的富人是地球上窮人的三倍,可截止目前還沒有突破200歲的極限。在那個時候地球上生活環境惡劣,平均壽命也就60多。)
“是,我的主人。”埃迪恭敬的對他說到。
“嘶!”劉康倒吸了一口涼氣,“聽你叫我主人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你要是個美女我還,咳咳,以後還是叫我老闆或者老大吧。”
說完這句話,他轉身面向那群激動的科學家。
“相信你們也都聽見我剛才說什麼了,誰能夠最好最快的解析完自己領域的科技,誰就能獲得使用一次萬能醫療艙的許可權,不僅能夠把你的壽命延長到200年,還能夠治療你們身體的一切疾病,哪怕是斷肢重生也沒問題。好了我就說這些,就看你們誰是下一個幸運兒了。”
說完,他不再理會身後那群幹勁十足的科學家,跟埃迪打了一聲招呼就去基地裡研究他從約翰·卡萊爾這個首席技術總管的大腦裡複製下來的絕密知識了。
三個月後……
“這些就是從極樂空間裡暫時整理出來的科技了。”埃迪帶著劉康行走在擴建了不少的51區地下基地中。
埃迪一邊走著一邊向劉康介紹到:
“這是MEDPOD 3000萬能醫療艙,能夠透過短時間對全身進行掃描發現身體的疾病,再讀取人體的DNA並利用某種輻射與能量,令人體細胞自我加速分裂,重構修復,且不會損傷自身壽命。
只要躺在上面掃描,所有疾病迅速診斷並治療完畢,連癌症都像小感冒一樣簡單,能夠重新編譯所有人體細胞的人造血細胞直徑,重塑內臟器官或者自身肢體也只需要多花點時間。”
(這東西是要把生化科技樹點到多高才會出現這玩意兒,這玩意的出現是必須把人類的裡裡外外研究得相當透徹才會出現的東西,臉被毀了還波及到大腦的情況都能救回來,要不要這麼給力。)劉康默默在心裡吐槽,但臉上還是面無表情。
“這是從空間站裡的機器人工廠中找到的所有型別的機器人,包括類人型機器人和服務型機器人兩個大類。
類人型機器人部主要生產工作機器人系統,包括工業、安保、服務業等多方面機器人型號,比如戰鬥型機器人、招待護理型機器人、危險處理型機器人等,一些基地裡亂七八糟的工作全部可以由這些機器人完成,保證科學家生活的安全和安逸。
服務型機器人部比較特殊,生產的不是具體化的機器人,而是具有人工智慧的抽象的服務系統。
最不可思議的是他們都透過了圖靈測試,具備有初級的人工智慧。我們的科學家還在研究他們的計算機系統。”
(注:圖靈測試:1950年由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在曼徹斯特大學提出:具體為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隔開的情況下接受測試,要求提問者不斷提出各種問題,從而辨別回答者是人還是機器,如果機器有30%的回答騙過了提問者,那麼這臺機器就透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慧。舉個例子,反覆問同一個問題給測試者,假如人類回答,最後多半會罵街,機器人則不會。目前沒有一臺機器能夠透過圖靈測試,最接近的是2012年俄羅斯“葉甫根尼”電腦程式,29.2%的回答均成功“騙過”了測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