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熊掌肉(第3/3頁)
章節報錯
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妍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
大體意思可以這麼理解——
晉靈公不行國君正道。
加重賦稅用來彩飾牆壁。
他還從臺上用彈弓射人,觀看人們躲避彈丸來取樂。
有一次廚子燉熊掌沒有燉熟,靈公吃了後鬧了三天三夜的肚子,於是非常的生氣,就下旨殺死他。
殺了他還不解氣,還讓人把屍體裝在草筐裡,命婦女用車裝著屍體經過朝廷。
第二則,則是出自於春秋戰國之時的楚國。
主人公是楚成王。
這位楚成王,在楚國的歷史上,絕對是個人物。
他不懼齊桓公、欺負宋襄公、扶持晉文公。
他的孫子是“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在楚成王當政時期,楚國先後滅掉了貳、谷、絞、弦、黃、英、蔣、道、柏、房、軫、夔等十多個小國家。
但是,在挑選繼承人方面,楚成王卻是犯下了一個大錯。
楚成王的大兒子名叫商臣,楚成王想立商臣為太子,有個大臣提出反對意見,一來商臣“蜂目而豺聲”,面相很不好。
要知道,在我國古代,國君為何叫國君,是因為他是一國的君王,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威嚴和國貌。
不僅要有著很強的政治治理能力,還要有著俊美的外貌。
二來,就是這楚成王還正當壯年,以後兒子多了,選擇就多了,群臣介意,為時太早。
然,我們的楚成王可是根本不把大臣放在眼裡,沒有聽從大臣的意見,還是堅持把商臣立為太子。
於是,災禍就在這道里埋下了。
很多年後,楚成王發現商臣的確不是個好人,就想廢掉商臣,改立另一個兒子為太子。
商臣得知訊息後,迅速發動兵變,包圍了老爸的王宮。
這個時候,楚成王后悔也來不及了。
楚成王向自己的兒子商臣提出最後一個要求,“讓我再吃最後一頓熊掌再去死吧。”
因為熊掌需要燒煮很長時間,楚成王的真實目的是希望拖延時間,等待翻盤的時機。
但是,商臣一眼就看穿了他老爸的詭計,命令手下直接動手,勒死了楚成王。
可憐楚成王,就這樣,臨死前連頓熊掌也沒吃成。
路筠玉講完後,看著自己碗裡大反派夾給她的那一塊熊掌肉,不知道如何,是真的吃不下去。
雖然別說聞起來還挺美味的。
但是,路筠玉不希望,大反派最後也成為像是晉靈公和楚成王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