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文氏最直觀的知道這一點,就是從錢氏進門之前關於嫁妝的事。
錢夫人是個既想給自己女兒多備些嫁妝,又不想得罪了文氏這個未來的大嫂,是以特意因為嫁妝一事寫了信給孫氏。
孫氏本就是為了替次子找一樁將來能叫他不至於日子過不下去的媳婦,才會如此看重錢氏,又哪裡不願意錢氏有更多的嫁妝。
文氏那時也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才會主動給錢夫人寫了信,讓錢夫人不必顧忌著她這裡。
當然了,錢夫人也不是那等不知事的,雖然有了文氏主動寫信,但在給錢氏準備嫁妝的時候,也是按了一百二十八抬的數量來準備的,只不過每一抬裡卻都是壓得嚴嚴實實的。
新娘子進門之時,嫁妝可是要一抬抬的抬進夫家的。
那時候,觀禮的女眷之中,就有不少都看出了端倪。
也正因為如此,錢氏的嫁妝之豐,在送嫁妝的那時就已經傳了出去。
同為侯府長房的兒媳婦,文氏這個長嫂,這時候自然也就難免的被人拿出來與錢氏相比。
結果嘛……
可想而知。
最初時,文氏雖然心裡有些淡淡的不舒服,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她想著,嫁妝的多寡也算不得什麼,她畢竟是長嫂,將來更會是武定侯夫人,又何需在這些方面與弟妹攀比?
文氏自上次在孫氏手裡吃了苦之後,倒也確實不再如以往那般了。
但之後的這段時間,文氏在與錢氏這個妯娌相處時,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意識到了兩人之間的差距。
文氏的孃家算得上得勢,但相比起來,錢氏的孃家更為顯赫。
今年開了春,戶部的老尚書告老還鄉,景泰帝前腳準了老尚書告老,後腳就提了錢氏的父親錢四海為戶部尚書。
一部的尚書,這是何等的風光?
這一點,文氏的孃家也是比不上的。
也正因為如此,孫氏自打錢氏進了門,就越看這個二兒媳婦越喜歡,簡直恨不得時時將錢氏帶在身邊了,那種親熱勁兒,也是文氏進門之後從來沒有感受過的。
而錢氏,大概是從小就生在了富貴堆裡,不僅手裡銀子,還一點也不吝嗇,知道孫氏近來開始信佛了,直接就拿了嫁妝裡一整塊的好玉,讓人雕了一尊以著孫氏的容貌為原形的觀音像送到了孫氏那裡去,聽說孫氏對那尊觀音像簡直可以說是愛不釋手了。
婆媳兩個倒是好得與親生母女一樣。
一直到這時,文氏其實都並沒有因此而心生醋意。
後來某日,孫氏孃家的一個嫂子隨著入京為官的夫君進京,之後又上門拜訪孫氏。
有客上門,而且還是婆婆的孃家人,文氏這個長媳自然是要相陪的,而那時候孫氏和錢氏婆媳正是最親密的時候,孫氏又哪裡能將錢氏落到一旁去,也就讓了人將錢氏喚了來。
孫氏的那位孃家嫂子一直生活在河間府,倒是第一次登侯府的門,更是第一次見著文氏和錢氏這兩個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