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武定侯府每到了冬天也都會參與施粥,徐玉見想著,今年若是那些夫人再牽頭搭粥棚,郡王府也就多舍些銀子出去吧。

想來……

安陽郡主也是不會拒絕的。

一手輕輕撫著自己的腹部,徐玉見笑得再溫柔不過。

哪怕這祈福一說有些太虛無飄渺了,但哪怕是有一絲絲的可能,為了她的孩子,她也是願意去做的。

徐玉見這才想到施粥的事呢,沒過幾日,就有人上門了。

來的是章家的人。

說起章家,京城許多人第一時間可能會有些疑惑,是哪個章家?

章家在京城確實看著極不顯眼,如今整個章家也只有一個章家老太爺在翰林院為官,而這章老太爺還是個醉心學問的,就是在翰林院裡,做的也都是些編書的事,要說權勢,章家是半點也沒有的。

不過,這可不意味著章家就不受人尊敬了。

章節世代出大儒,是傳承了數百年的書香世家,不僅章家人,就是與章家往來的也全無白丁,更是無數文人學子眼中最受景仰的所在了。

但凡有大才的儒士,脾性多少都是有些古怪的。

章家人亦是如此。

章家子弟多有大才,但偏偏一個個都視權勢如糞土,寧願清清貧貧的在家中讀書習字以文會有,也少有願意進入官場的,還是大梁朝這幾任帝王惜才,章家才會每一代都至少有一人入仕。

要皇帝親自發話才做官,這樣的家族滿大梁估計也就只有一個章家了。

用清貴來形容章家,那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章家的家風亦是極正,能被章家聘了做媳婦的女子更是每一個都知書達禮能識文斷字,而因為章家的名望,章家的媳婦們在京城亦是極受敬重的。

這次來郡王府的,就是章家的一位少夫人。

事實上,在聽到章家的人上門時,徐玉見就能猜到這位少夫人是所為何事了。

大抵,就是她前兩日所想的施粥的事。

今年的冬天來得早,施粥一事自然也要比往年提前一些。

而往年,施粥的事也大多也都是由章家的女眷牽頭的,畢竟,其他哪府的女眷做這樣的事,都容易被人說作是為了收買人心,但章家人的稟性卻讓所有人都相信章家的女眷就算牽了這個頭,也是出自於純粹的善心,與別的事沒有任何的關係。

不過……

徐玉見也有些奇怪,她如今是不管府裡的事的,安陽郡主也幾次替她將上門探訪的女眷擋了回去,按說這次下面的人也該將這位章家少夫人帶到安陽郡主那裡去,怎的倒是往她這裡來了?

看出了徐玉見的疑惑,錦年連忙道:“主子,那位章少夫人是榮嬤嬤領過來的。”

徐玉見點頭,“先將客人引到花廳去奉茶,待我收拾一番再過去會客。”

又吩咐了人請了榮嬤嬤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