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甚至,英國公府太夫人都開始後悔起,先前為何要將沈怡情的事情做得那麼絕了,若是隻是將她肚子裡的那個孽種給弄沒了,留下沈怡情的一條命,是不是就不會有今天這些事了?
當然了,這世上是沒有後悔藥的。
於是,英國公府的眾人就算再怎麼憤怒與後悔,也只能強將一切都壓下來。
為何?
當然是因為他們也知道,現在英國公府本就處於風口浪尖之上,這時候他們最應該做的也就是沉默,若還非要在這時候跳出來,那是唯恐這件事過不去麼?
說穿了,英國公府的人也就是心虛。
而英國公府的沉默,也確實讓這件事的熱度一點點的降了下來。
沒過兩日,徐玉見就聽到了另外一個訊息。
鬧出這件事來的沈城,在與成國公府鬧翻之後,竟然什麼也沒帶,就這樣孤身一人離開了成國公府,最後竟然去了京城外的一間寺廟出了家!
出家?
京城權貴子弟出家的其實也並不是沒有,便是前朝,都有一位帝王出家為僧呢。
只不過,那些人出家多是因為遭遇了什麼重大的打擊從而看破了紅塵,沈城嘛……
不管內裡如何,總之在旁人的眼裡,沈城就是因為替沈怡情討公道一事而惹怒了成國公府的長輩們,不得不用了出家的方式來保全自己。
於是,成國公府明明知道英國公府的情況,還將女兒嫁去了英國公府,這幾乎能算得上是賣女的行徑,又讓京城百姓們熱議了許久。
甚至,還有人因此而想到了沈熙。
沈城是寧願出家也不向成國公府的人妥協,沈熙當初也是寧願揹著不孝的名聲也不肯回成國公府,由此也就可以看出來成國公府的家風如何了。
雖然因為成國公府如今仍是景泰帝非常倚仗的左右手,眾人沒有將這樣的話拿到明面上來說,但這樣的聲音卻是一直存在的。
繼英國公府之後,成國公府也落入了這等有苦難言的境地。
這一出又一出的大戲,可著實是叫徐玉見一連十來天的時間裡都沒少了樂趣。
不管是成國公府還是英國公府,徐玉見都沒有什麼好印象,而且反正這件事與郡王府也沒有任何的關係,徐玉見自然是樂得看好戲的。
關於這兩家國公府的流言才稍稍平息下來,徐玉見就被丫鬟婆子們簇擁著去了東寧伯府。
五月十六,是徐玉初的生辰。
因只是散生,因而徐玉初也沒有想著要怎麼辦,只不過是請了自家的女眷過來一起坐上兩桌而已。
沈熙今天有事,倒是沒有與徐玉見一起過來。
徐玉見才到了東寧伯府,就被錦繡迎了進去。
“……三夫人他們已經到了,主子正在院子裡陪客呢,這才特意吩咐了奴婢在這裡候著五姑娘你……”錦繡一邊走一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