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郡王府後,安陽郡主也沒急著就給徐慧貞遞信兒,總要等到年過完了不是。

這樣很快就到了上元節。

上元佳節,按著往年的慣例,宮裡會撥了銀子來辦花燈會,而京城的各家亦會效仿了宮裡紛紛拿些銀子來為這上元燈會添磚加瓦。

到了上元這一天的晚上,京城會取消宵禁,家家戶戶無論男女,也都會走出家門,一起到街頭巷尾賞燈。

這樣的畫面,無端就多出幾分盛世繁華。

往年就有許多關於上元燈會里的佳話。

比如,誰家公子在燈會上撥得頭籌,解出了讓許多才子折戟沉沙的燈謎,又是哪家的寒門學子,在上元燈會上大展光彩,惹來了閨中小姐的側目,從而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

等等。

是以,京城的百姓們對於上元燈會,其實是極為期待的。

只不過……

今年一直過了十五這日,宮裡都沒有任何關於上元燈會的話傳下來。

於是,京中百姓紛紛遺憾不已,今年又將錯過一場熱鬧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沒有了上元燈會,只不過是少了一場熱鬧而已,但對於關心朝事的那些人來說,這卻是一個很不好的徵兆了。

徐玉見將手裡的一碗剛出鍋,還冒著熱氣的元宵遞到了沈熙的面前。

“子長,皇上的病情還未有所好轉?”徐玉見道。

先是除夕的宮宴,因為景泰帝犯了頭風而取消了,現在上元燈會宮裡亦沒有任何的指示,徐玉見也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了。

沈熙正端著那碗元宵。

青花瓷碗裡裝著四五個潔白渾圓的元宵,盛在放了紅糖因而顯得暗紅的湯水裡,像是幾個玉雪可愛的小娃娃一樣,讓人都有些不忍下嘴了。

沈熙手裡的這碗元宵,以及送到安陽郡主那裡去的那一碗,都是徐玉見親手做的。

身為侯門千金,徐玉見的廚藝也只是稍有涉獵而已,畢竟也沒人要求她這樣身份的姑娘要做得一手好菜。

不過,做這樣一碗元宵,卻是難不住徐玉見的。

對於徐玉見親手做的元宵,無論是沈熙還是安陽郡主,都格外的捧場。

就比如沈熙,這都已經是第二碗了。

先用白瓷的調羹舀了一隻湯圓,輕輕咬了一小半下來,裡面冒著熱氣的甜芝麻餡兒就這樣順著調羹流了出來,看著格外的誘人。

沈熙非常誇張的發出一聲滿足的喟嘆,“媳婦,咱們可說好了,以後每一年的上元姐,你可都要親手做一碗這樣的元宵給我,不,至少要兩碗!”

徐玉見笑著搖頭。

不過是普通的元宵罷了,又哪裡能值得沈熙如此,他也不過是在逗她罷了。

將一個元宵吃完,沈熙這才回答起徐玉見先前的問題,“頭風本就是極難根治的頑症,我那皇帝舅舅以前年富力強的時候又最是個好強的,壓根兒不覺得自己會被什麼病給打倒,因而以前都沒有將這頭風之症正經的當過什麼病來看,如今變得越發的嚴重起來,又哪裡是如此輕易就能有所好轉的?”

徐玉見了然地點頭。

果然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