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天之後,也不知道沈熙在中間做了些什麼,由袁燁這件事為引子,事情迅速的發酵起來。
就如先前沈熙所說的那般,因為各邊軍軍糧不足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兵部對於這次抓到的袁燁這個典型是準備從重處理,從而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的。
袁燁很不幸的就成了這隻“雞”。
當然了,前提是若是沒有沈熙在中間插一腳。
沈熙既然決定了要管這件事,動作也是極快的。
先是有一位袁燁的“摯友”在看望了袁燁之後,拿到了一份袁燁的血書,血書之上每一字每一句都在道盡自己的冤屈,簡直能叫看到這份血書的任何一個人都掬上一把同情淚了。
然後,袁燁的那位“摯友”怒而決定要替袁燁伸冤。
遼城的衛所是隸屬於中軍都督府的,袁燁的這位“摯友”自然也就想到了要讓中軍都督府出面來還袁燁一個清白。
正好那天中軍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都不在衙門裡,於是沈熙這個都督僉事當然就作了這個主,接了那封血書。
這年頭會被逼到寫血書了,那定是受了極大的冤屈,又求救無門才會如此。
沈熙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在接了血書看了其中內容之後,當然是毫不猶豫的就持著血書進宮面對,直接就將這件事捅到了景泰帝那裡去。
聽說景泰帝大怒了一場。
然後,這件原本應該由兵部處置的軍糧貪腐案,就成了一件倍受矚目,交由三法司共同審理的大案要案了。
陷害袁燁那人,因為想著袁燁是個沒什麼背景的,因而在陷害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有做得很仔細,再被三法司這樣一查,很快就漏了餡兒……
如果一來,袁燁的冤屈當然也得到了洗刷。
這件事之後,陷害袁燁的人自然是沒有好下場,而袁燁卻因為成了這個揭開連城軍糧貪腐案的引子,而升了官,原本只是個千戶所的千戶,後來直接升任遼城衛的指揮僉事,從正五品連跨兩級,成了正四品。
大概這就是否極泰來吧。
事實上,這件由袁燁為引的軍糧貪腐案,可並不只有這麼一點點,跟著被查出來的還有各連城軍戶大量逃亡等等的問題。
景泰帝這兩年因為患了嚴重的頭風,龍體本就欠安,再知道在他的治理之下竟然還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據說後來又氣得病了一場。
一時之間,京城百官都人人自危,唯恐一個不小心就又觸怒了景泰帝。
等到景泰帝病癒之後,各邊軍之中亦開始了一場大清查,據說有不少的邊軍武官被查出了問題,也讓軍中的風氣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袁燁和徐慧英離開京城前,一起到郡王府來向沈熙和徐玉見道謝。
雖然這時已經臨近年關了,但袁家早就已經在邊城紮根,京城裡也沒有什麼親族,因而袁燁和徐慧英仍想趁著現在還未有大雪封路,早早的趕回邊城去。
徐慧英坐在徐玉見跟前拿了帕子拭淚,一隻手緊緊握著徐玉見手不放,滿臉感激地道:“恬姐兒,這次要不是多虧了你和郡王爺,夫君是斷無幸理的,你和郡王爺都是我們一家恩同再造的大恩人……”
她是真的很感激。
徐玉見連忙搖了搖頭,“姑母,您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