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滿了十八歲的端郡王被任何為中軍都督府僉事,這件事才一傳了出去,就迅速惹來了朝中百官的側目。

就算現在的五軍都督府已經沒有了最初的風光,但那個正二品卻是沒有半點虛的。

十八歲的二品大員?

就是那些七老八十的老臣,也是從來都沒聽說過的。

要知道,朝中官員的升遷是極為不易的。

就拿文官來說。

假如二十來歲就中了進士,又留在京城為官,四十歲的時候能升到三品都算是升遷的速度極快了,而那些外放的官員,還要每幾年一次的考滿為優才能一點點往上升。

而現在……

對別的官員來說極難的升遷,到了沈熙這裡,卻直接就是一步登天了。

也正因為如此,倒有一些忠耿的老臣向景泰帝上了摺子進諫,道是這個任命極為不妥。

不過,景泰帝聖旨都已經下了,又哪裡可能再收回成命,對這些摺子卻是理都不曾理會。

朝中眾臣對景泰帝的脾性也是極為了解的,在看出了景泰帝的堅決之後,倒也沒有人再在景泰帝跟前說什麼不妥的話了。

畢竟,這天下都是景泰帝的,只不過是一個正二品的都督僉事而已,對景泰帝來說又算得了什麼?

而與此同時,景泰帝對穆宗一脈唯一的血脈的看重與愛護,也經由這件事被許多人都認識到了。

對於這些外人的認知,沈熙知道之後也不過是對著徐玉見笑了幾聲而已。

卻是一點也不在意。

之後的兩天,沈熙一直都呆在府裡,倒也沒有出門。

他現在可是任誰見著了都忍不住會在暗地裡嘀咕幾聲的,與其出門被人當作是猴兒一樣看,還不如呆在府裡陪著自家媳婦寫寫畫畫呢。

反正,他那個中軍都督府僉事的差還要個幾天才正式上任。

徐玉見與沈熙一起膩了兩天之後,就帶了些適合孩子用的東西回了孃家。

今天是何氏生的兒子,也就是武定侯府的小少爺洗三的日子。

徐玉見怎麼說也是做姑母的,就算再怎麼不待見何氏,總也要回孃家看一眼的。

而徐玉見的幾個姐姐,與她顯然也有同樣的想法。

徐玉見到的時候,徐玉瑤和徐玉初都已經到了。

大概是想著如今侯府的氣氛指定算不得好,徐玉瑤和徐玉初都沒有帶孩子,徐玉見往老太太那裡去請安的時候,才進了門就見著了兩人正陪著老太太說話呢。

“……祖母,不管如何,侯府添丁這也是喜事,至於二嫂那裡,就如以往那樣拘著就是了,祖母又何必為了她而憂心?”

這是徐玉瑤的聲音。

徐玉初也道:“是啊祖母,大姐姐說得對,哥兒總也是二伯母的親孫子,交到二伯母那裡保管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