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寒冬臘月裡都沒有過起不來的時候,現在又如何會有?

祖孫倆說著話的功夫,其他人也先後到了。

用過早膳之後,眾人先後散去,老太太卻將徐玉見單獨留了下來。

將屋子裡的丫鬟婆子都遣下去,老太太突然問徐玉見,“恬姐兒,你大嫂的事你應當也是知曉的吧。”

徐玉見點頭。

這兩日就連府裡灑掃的小丫鬟都在嚼舌根了,徐玉見要想不知道還真不容易。

“那……”老太太略帶著考較地道,“恬姐兒你覺得,這次的事,你大嫂會怎麼做?”

徐玉見眼裡帶著思量微微低下頭。

她想起先前進屋的時候聽到的那幾句話。

所以……

老太太之所以對孫氏說那樣的重話,是故意的?

一時福至心靈,徐玉見抬頭道:“祖母,孫女以為,大嫂當會主動向大伯母提出不在乎錢家姑娘嫁妝多寡的事,甚至還會親筆寫了信到錢家去……”

在老太太說了重話之後,文氏這個做兒媳的又如此表明心跡,孫氏又如何能不心中熨帖?

而且,這可不是她這個做婆婆的要打兒媳的臉,而是兒媳主動提出來的,到時候就是老太太也不能再說她這是盯著錢家姑娘的嫁妝看了吧?

孫氏不僅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還會與文氏這個兒媳更加親密一些。

徐玉見有些感慨。

老太太這也是用心良苦了。

想來,老太太也是看出來了,孫氏心裡本就是趨向於讓錢家不必顧慮那麼多,多替錢書妤準備些嫁妝的,若是一味的壓著,只怕倒要叫孫氏和文氏婆媳之間起了嫌隙。

倒不如,這惡人由老太太來做,讓文氏去做那個好人。

“祖母,您這又是何必。”徐玉見道。

老太太見徐玉見意會了自己的意思,便也笑得極為慈藹,她拍了拍徐玉見的手,“祖母反正是佔了這婆婆的身份,就算說上你大伯母幾句,她難不成還能記恨祖母不成?只要府裡好好的,祖母看著也舒心不是?”

徐玉見想想,倒也是這個理。

老太太想起文氏,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收,“至於你大嫂,她若是真的樂意做這個好人也就罷了,若只是為了面子不得不如此……”

將來只怕還有的折騰。

不過,老太太只管得了一時,可管不了一世。

也就隨著她們去了吧。

而事情就如徐玉見所說的那般。

從榮壽堂回去了之後,文氏就跟著孫氏一起去了熙風院,不僅表明自己已經想開了,斷不會再因為未來的妯娌嫁妝壓了自己而不高興,還主動提出要往錢家寫封信去打消錢夫人的顧慮。

錢家那邊得了信兒,倒也鬆了口氣。

就算顧慮著文氏這裡,但錢夫人打從心底也還是希望能多給女兒備些嫁妝的,如今既然文氏都主動來信了,那自是再好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