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有兩個兒子,長子徐承信請封了世子,而且已經娶妻生子,次子徐承智今年已經十八歲了,卻尚未定親。

徐承智雖然年紀不算小了,但卻是徐家幾位少爺之中性子最活潑外向的,就算眼看著馬上要到及冠之年了,身上卻看不到任何的成熟穩重,反而整天都飛揚跳脫的。

身為母親,孫氏為此而憂心也是極為正常的。

“……母親,兒媳想著,智哥兒若是娶了媳婦,知道了什麼是責任,這性子說不定還能定下來一些,而且成親之後總有個人能稍稍管著他,母親覺得如何?”

這天一早,徐玉見才到了榮壽堂,就聽到孫氏如此道。

三哥徐承智的媳婦?

徐玉見眼前立即就浮現出一個看著怯生生的,似是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的身影。

前面幾世,武定侯府後來的光景每況愈下,徐承信倒是早早的就與文氏定了親,雖然因為武定侯府後來的沒落,這樁婚事還經歷了許多波折,但最後文氏好歹還是進了徐家的門。

但其他幾位少爺的婚事,卻都不怎麼理想。

徐承智的妻子,就是一個七品小官的女兒,因為是喪婦長女,又有個極為厲害的繼母,徐玉見的這位三嫂就算嫁了人也改不了那副受氣包的模樣,說起來是極為拿不出手的。

不過,那時的武定侯府少有人敢往上沾,能娶著這樣一個媳婦已是不易,自然不會有人去挑剔。

前面幾世是如此,但這一世,武定侯府沒有出什麼問題,孫氏自然不可能再替徐承智選那麼一個媳婦。

心裡極快的閃過前面幾世的這些往事,徐玉見一邊往屋裡走,一邊笑道:“大伯母,這麼說來府裡用不了多久又要辦喜事了?”

然後與老太太、姜氏等人行禮。

孫氏想到次子的婚事,自然也是高興的,面上的笑容都因此而加深了幾分。

老太太見狀便道:“老大家的,你心裡是不是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

“回母親,兒媳倒也確實看中了一位姑娘。”孫氏道。

她原想繼續說下去的,但這時正好有丫鬟進屋稟報,道是早膳已經準備好了,孫氏便也先打住了話頭,眾人一起用了早膳。

早膳之後,徐玉見也沒有在榮壽堂裡多呆。

雖然她是挺想聽聽孫氏到底看中了哪家的姑娘,但她每日上午可是要準時去覃先生那裡報道的,總不能為了這個就遲到,於是也只能帶著遺憾離開了。

直到好幾日之後,徐玉見才從姜氏那裡知道了孫氏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錢家?”徐玉見有些驚訝。

說起來,這個錢家在京城還真的挺有名氣的。

錢家是皇商出身。

錢家人似乎天生就極擅做生意,因而經過這一代代的積累攢下了偌大的家業,而且錢家人對危險更是有著極強的洞察力,因而就算這江山經歷了無數次的易主,但錢家還是那個錢家。

而錢家最輝煌的時刻,就是太祖建立了大梁朝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