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肯收這禮,誰知道以後還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與英國公府扯上什麼關係?

老太太現在可半點也不想與潘家扯上關係。

事實上,現在想到英國公府,老太太都忍不住有些後怕。

當初英國公府太夫人主動提出要結親,老太太只看中了英國公府的家世,差點就真的要點頭應下這樁婚事了,若不是後面那光華寺一行,看出了些不妥之處,又有英國公府太夫人先一步毀約,誰知道如今做了英國公世子夫人的,會不會是徐玉初?

老太太雖然沒有特意打聽過沈怡情嫁進潘家之後的情形,但徐家與沈家本就是姻親,對沈怡情的情況,老太太也是瞭解一些的。

至少,沈怡情出嫁五年,除了回門那日,以及前不久蔣氏生辰時的那一次,就再沒回過孃家,也沒與孃家有過任何的書信往來。

任是誰看來,這都是不正常的。

老太太怎麼說也是經歷了幾十年風雨的,就算從這些之中不能完全看出英國公府隱藏著的那些事,卻也能看出這裡面有古怪。

若是當初她一意孤行將徐玉初嫁進潘家,那如今處在沈怡情的處境的,豈不就是徐玉初了?

老太太最疼的就是徐玉初,又哪裡捨得讓徐玉初受這樣的苦?

既然老太太都點頭了,徐玉見收起這些謝禮來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她只是半誆著將沈怡情送回了英國公府而已,著實算不得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但對英國公府,以及太夫人俞氏來說,徐玉見所做的就非常重要了。

徐玉見也不是沒見過好東西的人。

自打重生救了沈熙之後,安陽郡主、徐慧貞這些年可沒少往她這裡送好東西,還有姜氏這個一心疼愛兒女的母親在,徐玉見手裡的好東西可真是不少。

英國公府送來的這些謝禮,當然也不至於就讓她眼皮子變淺。

大概看了一眼,她就直接將其中老太太平素最喜歡喝的茶葉,還有幾匹好料子都放到了老太太跟前,“祖母,孫女也借花獻佛孝敬您一回,您可別嫌棄呢。”

老太太笑著直搖頭。

自打徐玉瑤四個先後出嫁之後,府裡一下就空了許多,就連每日的早膳也不似以前那般熱鬧了,老太太這兩年看著都沒以前精神頭足了。

但這時,看著正站在自己跟前笑嘻嘻的徐玉見,老太太的心情卻明朗了許多,先是笑了一陣,然後道:“恬姐兒,那祖母可就卻之不恭了。”

祖孫倆便又相視一笑。

之後,徐玉見正想著這些東西要如何處置呢,就有丫鬟入內,卻是安陽郡主那裡又遣了人過來傳話。

老太太於是便看了徐玉見一眼。

毫無疑問,安陽郡主那裡來的人是要尋徐玉見的。

這五年來都是如此。

早兩年老太太還曾擔心過,徐玉見在安陽郡主這樣毫不掩飾的親近之中,會不會自己想偏了,但後來發現這都是自己想多了之後,老太太就再也沒擔心過這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