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背影看著就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但是,像這樣的少年,在這時的光華寺裡可是不少,徐玉見卻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沈熙,而且還確認自己不會看錯。

大概是直覺吧。

她想。

因為看到沈熙而頓了這麼一會兒,老太太和徐玉初很快就發現徐玉見沒有跟上,便停在原處看著她,“恬姐兒,你愣著做什麼?”

徐玉見這才應了一聲,連忙跟了上去。

光華寺在京城如此有名,沈熙會到這裡來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有什麼值得深思的呢?

英國公府的事,在這次光華寺之行後,便算是徹底解決了。

回到武定侯府,老太太也沒有拖泥帶水,在徐玉初和徐玉見回了碧水閣之後,就叫人把姜氏喚了來。

雖然先前老太太沒有特意提,但姜氏大抵也是猜到了老太太領著徐玉初去光華寺是為了什麼。

是以,老太太一行離府之後,姜氏這大半天心裡都是一上一下的,就怕老太太會早早的就點頭將徐玉初的親事給定了下來,這時更唯恐老太太只是下了決定之後知會她一聲。

所以,才進了榮壽堂的正房坐下,姜氏就有些按捺不住地道:“母親,您……”

老太太輕輕睨了姜氏一眼。

這些年她都沒待見過姜氏這個兒媳婦,但就算是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認,姜氏是個好母親。

就比如現在。

老太太有四個兒媳婦,可是真要數起來,最能為了兒女豁出一切的,也唯有姜氏了。

想到這些,老太太也沒再吊著姜氏,直接就道:“老三媳婦,英國公府的親事,我已經推了,你孃家的侄兒既然知根知底,又確實是個好的,初姐兒自己也樂意,那……就這樣吧。”

姜氏哪裡能想到老太太叫她來竟是允了姜伯羨與徐玉初的婚事,甚至愣了一愣,然後才面露喜色,連聲道:“母親,您放心,羨哥兒那孩子定不會虧待了初姐兒的,兒媳孃家嫂子也早就定好了日子要上門提親,只等著母親您點頭……”

姜氏高興得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這一對小兒女,雖然心中互生情愫已經好幾年了,卻始終恪守本分,從未越雷池一步,只等著他們這些做長輩的作主。

叫人如何能不疼?

這樁婚事能成,不僅她的初姐兒能得償所願,於姜伯羨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老太太看著姜氏樂成這副模樣,忍不住在心裡暗暗搖了搖頭。

與此同時,在她心裡存了好幾年的那些芥蒂,也不知不覺就淡了些去。

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當初的徐勳是如此,如今的徐玉初又何嘗不是如此。

老太太於是朝著姜氏擺了擺手,“行了,這樁婚事如今也是過了明路,你那嫂子既然挑好了日子,只管到時候來提親就是,咱們侯府總不會為難了他們。”

姜氏喜得面上的笑容壓都壓不住,心裡更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