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到得如今,穆宗那一脈的骨血,竟就只有沈熙一人。

沈熙的特殊,也就由此而來。

事實上,當初穆宗和端王先後離世,朝中乃至是整個大梁朝,都隱隱有種說法,道是穆宗和端王之死都並非是自然的生病,而是因為當時的安宗不想將皇位讓出來,所以才會先後朝穆宗和端王下手。

這種陰謀論自然不會被拿到檯面上來說,但這麼多年來卻始終都存在著。

遼城的滿城百姓,當年是因為穆宗的主動現身才得以留下性命,即使過了這麼多年,也仍感念當年穆宗的恩德,又因為有這種說法,因此遼城這些年來對朝廷派去的官員都極為不買賬。

可想而知,若是穆宗一脈唯一的骨血,也就是沈熙,竟然也早早的就死了,這大梁朝來又會生出多少事端來。

在徐玉見的前面幾世,沈熙死後,如今的景泰帝即使貴為天子,也立即就背上了對穆宗一脈斬盡殺絕的名聲,尤其是遼城百姓知道這件事之後,差點就真的要謀反了。

就算後來景泰帝追封了早逝的沈熙為端郡王,也沒能將事態完全壓下來。

要知道,在大梁朝,只有親王的封號才是一個字,郡王的封號都為兩個字。

更別提,沈熙雖是穆宗之後,卻也只是郡主之子,若按禮制來,他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封為郡王的。

可惜的是,沈熙就算有了景泰帝給的這樣的禮遇,卻是早早的就沒了命。

連命都沒了,空有一個郡王的封號,又有何用?

這些前世之事在徐玉見腦中疾速閃過,她隨即道:“沈家有五房人,會有人謀害沈熙這個根本不可能繼承爵位的人,指不定就是有人想要渾水摸魚,若從沈熙出事之後誰是得利者來說,即將襲爵的長房不太可能在這個緊要關頭生事,二姑母所在的五房在這件事之中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會因沈熙是在武定侯府出的事而被扯進泥潭之中,再除開安陽郡主和沈熙所在的三房……”

這就只剩下了二房和四房。

偏生,二房和四房還都是庶出的。

“嘖……”徐玉見這樣一分析,一邊搖著頭一邊道,“看吧,還是咱們府裡簡單些。”

徐玉初深以為然。

武定侯府裡攏共也就四房人,只有二房是庶出,再加上在襲爵一事上,所有人都有共識,長房的大老爺徐興是最合適的人,所以倒沒有這方面的爭端。

只等著老太爺向景泰帝上了摺子,徐興就能平穩襲爵。

不過……

徐玉初點完頭之後,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咦,她這才十一歲的妹妹,什麼時候對成國公府的事如此瞭解了?

就連她自己,因為即將及笄,且很快就會定下親事,姜氏以及老太太這兩年都有意識的教導過她這些京城各大家的情況,對成國公府的事都並不瞭解。

那麼,徐玉見是如何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