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那一屆光論劍意層次在李寒之上的根本就沒有幾人。

李寒如此卓絕的劍道天賦,是真的沒有被和平鴿看上嗎?

當然不是!

當李寒在天水國展露劍道天賦,被天水國當作千年難得一遇的天才培養之際,李寒就受到了來自和平鴿的邀請!

當時的他僅僅只有不到十八歲。

沒錯。

當時年僅十七歲的李寒就已經走入了和平鴿的視野!

只不過李寒做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決定。

他拒絕了。

林遠並不是第一個接受到和平鴿邀請的天水國武者。

這個秘密甚至連天水國國主都不知道,而且以後也很難知道。

這也就是為什麼李寒很清楚林遠在世界武道大賽之後的消失是去了哪裡!

並且當時肯定的對吳敵他們說,林遠下一次出現時,會比他們想象中的更強。

而且在林遠歸來之際,聽到林遠的經歷李寒也並不意外。

拒絕和平鴿的邀請,看似是一個很無法理解的決定,畢竟和平鴿能夠提供給他們最好的修煉資源!

不過在劍道造詣上,資源是沒有作用的,只能夠靠劍客自己領悟。

李寒的劍心,是守護,是戰友,是國家。

只有在為國而戰,和戰友並肩戰鬥之時,李寒才能夠感受到自己純粹的劍心。

讓他去和平鴿孤獨的追逐劍道,成為強者。

這不是他的劍道。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劍客,要求靜心。

如果將林遠的位置換作是李寒,李寒腦海中必然是那些朝夕相處的戰友,前輩在和敵人血戰。

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在和平鴿靜心追尋劍道!

進入和平鴿,李寒的武者境界無疑會更高,以他的天賦,或許在世界武道大賽時能達到五級境界。

不過劍道造詣絕對沒有在邊境要塞靜心修煉戰鬥時進步迅速。

作為一名劍客,李寒在劍道造詣和境界中選擇了前者。

另外當時拒絕和平鴿還有一個客觀因素。

這個客觀因素就在於當時的邊境局勢遠沒有現在這麼糟糕。

……

有些人,天生是領袖,比如林遠。

李寒天生不是領袖。

現在李寒重新加入和平鴿,最重要的便是因為林遠,吳敵等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