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枯井(第1/2頁)
章節報錯
斑駁古舊的牌匾上,上書古樸的四字,日暮神社。
給人以腐朽遺失之感。
老舊,透著破敗的門扉上,糊著白色的窗紙,讓人無法看清裡面到底是何情行。
門上拴著一節數米長的麻繩,麻繩之上還繫有白色的布條,此物叫作注連繩,布條被人們稱之為御幣,一些地方則是紙張代替,亦可稱之為紙垂。
這是神道教中特有之物,懸掛在何處,便就意味這裡的事物,所代表的區域是神明的領域。
原本此物最早是用來取悅神靈的貢品,古時的神道教某些神喜酒,那麼貢品便是酒,將酒壺掛於麻繩,有些神喜歡布匹,那麼貢品既是布,有些神喜歡紙,那麼貢品就是紙。
這便是御幣的來源,後來漸漸人們為了方便,將供品都以紙布來代替。
久而久之,在東瀛民眾的心裡,但凡掛上了御幣之所,就意味著神靈之力便會籠罩此方地界,成為人世與神域的結界,進入這裡的人得老實一點,至於那些道不清說不明的妖魔鬼怪,則會被隔絕在外,永遠無法踏入。
頗有點類似華國門前八卦鏡的效果,多是些辟邪的民俗之物。
此時,神社古舊的房門上,御幣隨風搖曳,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劉方只覺此地給他以空靈寂寥之感。
老巫女,將劉方帶到了所謂神社的跟前,不住嘆氣:“沒想到,竟然會真有這麼一天,跟我來吧……”
話畢,老巫女緩步來到門前,開啟木栓,輕輕推開。
吱嘎一聲,古舊的木門發出摩擦聲,緩緩開啟,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破開了某種古老的封印。
神社內裡昏暗潮溼,空氣中飄飄蕩蕩著一股讓人鼻尖發癢的黴味,也不知這神社到底有多久沒被人開啟。
畢竟相較於華國,逢廟便入的習俗,東瀛此地人們祭拜神明,多是在社外進行。
劉方跟隨老巫女,步入屋內,屋內昏暗潮溼,從裡面打量,其實就是一間普通的古時木屋,根本沒有什麼金碧輝煌的畫像亦或是雕塑。
屋內中央,只有一口古井,安靜矗立。
井口周圍,圍上了一圈御幣,白色的御幣,看上去讓人本能覺得扎眼。
劉方感覺這口井反倒不像是什麼神明大人的居所。
更像是在井內,囚禁著不知名的厲鬼……
不覺間,讓人心頭升起莫名的驚悚感,讓見慣了金碧輝煌廟宇的劉方,覺得神社內毫無任何神聖氣息,多是讓人毛骨悚然的陰森和死寂!
見此情行,劉方下意識開口到:“這就是日暮神社裡面真實的模樣,人們口中所謂的神靈,是這口井還是井底的什麼東西。”
老巫女隨即緩緩道來:“這日暮神社裡供奉的神靈,其實就是口古井。
古時,方圓數里的人,都在這裡取水,這口井養育滋潤了無數百姓。
直到有一日,這口井開始慢慢乾涸,最後成了一口枯井,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因為感念它滋養眾人的恩情。
於是為這口井搭起神社,開始供奉祭祀,時日久了,人們就越發覺得古井神秘,裡面必定住著什麼超凡的力量。”
“那老人家,你帶我來這裡是為了什麼?”劉方小聲說到,不知道為什麼,神社內的氛圍壓抑,讓其不覺感到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