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貞觀十七年三月二十日,李二手詔,取消新城公主與魏書玉的婚約,並推倒親自為魏徵書寫的墓碑。

但此時,閻立本所繪製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已經盡數入了閣中,李二不便反

悔,只得作罷。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一,大朝,陳宇打著哈欠從承天門進入太極殿,剛坐下,李勣便急匆匆出列道,

“啟奏陛下,我大唐在山陰城的駐兵,近半年來,數次為倭國襲擾,雖據城堅守,然銀礦之中的銀塊,被倭國流寇奪取不少。”

李二一聽,急了,目前來說,倭國和流求的銀礦那是大唐最為重要的經濟命脈,有了這兩個金疙瘩,大唐如今是財大氣粗,要是出了問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房玄齡趕緊出列道,

“老臣以為,倭國孤懸海外,自靖海都護府設立以來,數次襲擾我大唐駐兵,當出兵懲戒,以儆效尤。”

這會兒魏徵已經逝世,再也沒人出來進諫了,好戰的李二陛下一下子來勁了,點著頭道,

“唔,玄齡所言甚是,這倭國數次遣使者入京,言語之中頗有求取貞觀炮與火銃之意,其心可誅。”

李二這話一處,一干武將在殿中開始躍躍欲試了,知道自家老大又忍不住想出手教訓乾兒子。

李二朝著殿中看去,看到陳宇的時候,用手一指道,

“子寰何在啊?”

陳宇被點名,只能嘟嘟囔囔的站起身,

“臣在。”

李二接著道,

“子寰昔年曾力戰倭國,打下平城京,如今倭國再起紛爭,子寰可願為朕分憂啊?”

陳宇一愣,不會又要去打倭國吧?這地方遠的很,沒個一年半載的回不來,當即有些猶豫的說道,

“臣自然願意為陛下分憂,只怕家中公主思念。”

李二不以為意的擺擺手道,

“無妨,若是麗質等思念子寰,朕自會安撫,來啊,傳旨,封右衛大將軍陳宇,為靖海道行軍大總管,總領七萬兵馬,併發江南,淮南二道三萬兵馬,出征倭國,京師折衝都尉薛禮,為靖海道行軍總管,宗正少卿長孫衝,為靖海道行軍總管,總領糧草事務,一應點將,均由子寰節制。十五日內啟程,不得有誤!”

李二的聖旨一下,陳宇也不敢再廢話,趕緊躬身領旨,現如今,朝堂之上,陳宇的風頭一時無兩,就連程咬金等人也不敢與他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