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掃盲(第1/2頁)
章節報錯
九月份的授衣假一過,按例李二是要舉行大朝的,一大早陳宇就穿戴整齊,跨上赤菟,優哉遊哉來到承天門。
待坐進太極殿裡,陳宇不慌不忙的從袖子裡掏出塊糕點來,哼著小曲兒慢慢咀嚼,一邊聽著唐儉和張亮先後出列向李二彙報工作。
唐儉彙報的大多是攢錢的事兒,絮絮叨叨說了一通,大概就是今年收成不錯,除了利州鬧了一下災情外,大唐全境幾乎都是處於一個豐收的狀態,讓李二不用擔心云云。
而張亮彙報的則都是花錢的專案,大明宮的修建正馬不停蹄的開工著,每一天都得花出去不少錢,幸好山陰城的銀子源源不斷的流入大唐,要不然,李二非回到貞觀初年讓長孫皇后穿帶補丁的衣服不可。
倆人彙報完後,李二咂咂嘴,滿意的點點頭,緊接著房玄齡出列了,衝李二一躬身道,
“啟奏陛下,至貞觀十五年秋節後,我大唐蒙學開辦已有數年,如今正著手準備招收第三批學子。”
李二顯得很高興,識字的百姓越來越多,意味著將來就有更多的寒門學子出現,以替代世家在朝堂上的位置。
陳宇一聽,忙三口兩口嚥下最後一塊糕點,拿起朝笏,出列躬身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蒙學開辦迄今,頗有成效,陛下可實行下一步計劃了。”
李二一聽,來興趣了,忙看向陳宇道,
“哦?子寰且說說,何為下一步計劃啊?”
陳宇清清嗓子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我大唐如今蒙學開辦至八道六十四府,已然有不少垂髫小兒入得蒙學,學那識文斷字,臣以為,當開辦大唐官報!將聖人旨意或朝廷法度,公諸於世,也讓百姓得以隨時知曉朝廷的動向!”
此話一出,李二還沒表示,房玄齡第一個點頭撫須道,
“唔,武安王所言甚是,想那百姓,平日裡全靠口口相傳,以訛傳訛的不少,如今識字的百姓多了,我大唐的律例自可更快的傳遞下去。”
魏徵也連連點頭,出列道,
“陛下,老臣以為,武安王言之有理。”
李二聽的也是頻頻點頭,看向陳宇道,
“那子寰以為,該如何開辦官報呢?”
陳宇毫不猶豫說道,
“臣以為,當在州府設立邸報和大唐書坊,以紅翎信使傳遞書信,每逢朝廷有新的法紀或佈告張貼時,當以最快速度印製報刊,並收取費用,百姓自可購買回家檢視。”
李二一聽又高興了,陳宇說報紙還能賣錢,這豈非又是一筆生意?
但魏徵撇撇嘴道,
“武安王此言差矣,聖人之道,豈可向百姓收取費用?”
陳宇毫不示弱道,
“那玄成公以為,這紙張的成本,難道要朝廷分擔不成?官報雖是利民之事,朝廷總不能無節制的往外撒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