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還能走一段水路,待過了漢中,陳宇只得令軍士下船,走著彎彎繞繞的山路、

“我艹,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古人誠不欺我!”陳宇嘟嘟囔囔的看著蜀地的小道,李二水泥路雖然早就鋪設到了大唐州縣,但無奈蜀地的道路太過複雜,除去通往益州的一段官道用上了水泥,其餘的小路大多還保持著原生態,走的陳宇一路怨聲載道的。

從長安出發到利州,陳宇的大軍足足走了十二天,一路上有不少流離失所的難民,逃往漢中一帶,見了陳宇的官軍,無一不是欣喜若狂,知道這是大唐官府派人來賑災了。

“傳令下去,跟著咱們的災民,不能讓他們餓了肚子,願意被徵調來當民伕的,每天多加一頓飯食,聽見沒!”陳宇叮囑薛仁貴道。

薛仁貴領命而去,而城中的裴行儉早就等的望眼欲穿,這小夥子自陳宇征討龜茲回來後,也算是仕途順暢,從一個小小的兵曹,如今也混成了一州的司馬。

早有紅翎信使來報過信了,裴行儉領著城中一干官吏,早早的便在官道上等候,但見陳宇大軍到來,忙不迭下了馬,恭恭敬敬衝陳宇一躬身道,

“臣利州司馬裴行儉,攜治下利州四十三名官員,見過武安王。”

陳宇笑呵呵虛扶一下,

“守約如今也是一州父母官了,莫要多禮,孤王此次奉旨前來賑災,還請守約帶路,這就趕著救濟災民去吧。”

裴行儉神色一正,忙點頭道,

“是了,殿下還請隨某一道,這就入城去賑災。”

說罷,陳宇一行跟著裴行儉進了城,一路上陳宇也算看明白了,這利州的確窮的很,加上小半年沒下雨,土地乾旱的已經龜裂,就算把玉米土豆都拿來,在這片土地上都不一定種的活。

“啟稟殿下,城中尚有一千五百四十戶人家未出走,這是登記造冊的名單,還請殿下過目。”裴行儉遞過一本賬冊來。

陳宇隨手翻了翻,看起來利州的確不怎麼樣,一千五百戶人家,只能和他的食實封一樣多,加起來還不到六千的人口,當即點點頭道,

“甚好,守約啊,把你治下的縣令全叫到孤王這兒來,領了糧食和銅錢回去!”

裴行儉趕緊一拱手,

“是了,利州治下綿谷,金牛等七縣縣令,盡數在屋外等候了。”

陳宇滿意的點點頭,這裴行儉做事當真細緻,難怪日後能出將入相,成為大唐一代名臣。

待這七名縣令惴惴不安的走進內屋,看見了陳宇,不由得都是暗暗稱奇,這些小官小吏一輩子可能也沒見過刺史以上的官員,又聽聞陳宇來頭極大,乃是當朝的郡王,縱然陳子寰名滿天下,這些人還都以為陳宇是李二的私生子呢。

“見過武安王、”七名縣令恭恭敬敬的躬身道。

陳宇沒心思細看這些人,擺擺手道,

“好,爾等此番賑災,務必盡心盡力,守約這就助孤王把糧草分發下去,你們回各自縣中,搭起粥蓬,另外調集各縣的郎中,莫要讓災民染了時疫。”

見陳宇還算好說話,這些縣令們紛紛放下心來,衝陳宇一躬身,緊接著裴行儉拿過名冊,又開始一一點名。

除去利州城中,剩下的七個縣城裡,陳宇讓他們把府兵調集過來,按照花名冊上的人口,領回去相對應的糧食和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