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又是新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大被爆杆嚇的不輕,聽力都暫時受損了,陳宇忙讓他回屋休息,自己則又趕製了一批新型爆杆、
“嘖嘖,這不能叫爆杆了,二踢腳也太難聽了,炮仗吧,太俗氣,起個什麼名字好呢?”陳宇看著眼前的竹筒犯了愁。
陳宇的爆杆不僅嚇到了自家人,就連周邊的鄰居也是紛紛探出腦袋,半個李莊都聽到了爆炸聲,一打聽,才知道是陳侯爺家裡發出的聲音,不少鄉民都趕了過來,生怕陳家遭了什麼大難。
陳宇好不容易給這些鄉民解釋了一番自家並非遭了難,眾人才紛紛把心裡的石頭落了地,陳宇如今是李莊的招牌,食邑的三百戶人家今年也被陳宇免除了一半的稅賦,自然是把陳宇當財神爺一般供了起來。
過年的前兩天,陳宇吩咐陳大陳二又趕製了一批新的爆杆,自己則去李淳風那兒又討要了不少火硝和硫磺,除夕守歲的當晚,陳宇家的爆杆大出風頭,直把半個李莊都炸的噼啪作響,鄉民們哪裡知道這是火藥,都以為陳宇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要不然,爆杆人人會做,憑什麼人家家裡的爆杆這麼響?
大年初三的時候,陳宇還沒來得及出去給貴胄家裡拜年,李恪就帶著一些禮物上門了。
“見過吳王殿下。”陳宇忙不迭的從屋裡迎出來。
“呵呵,免禮了,子寰在家可休息的好啊?”李恪笑著擺擺手,如今李恪也年歲漸長,頗有王爺的威儀。
“自然是休息的很好,殿下,外頭冷,咱們進屋說?”陳宇笑著拱拱手。
“這裡不就是屋內嗎?”李恪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四周,這的確是陳宇家的客廳啊。
陳宇只得把李恪迎進有火炕的屋子,李恪驚奇的摸著火炕,
“這是何物啊?竟然如此暖和!”
“殿下,此為火炕,臣自己製作的,用來禦寒,整個冬天臣就和賤內睡在這裡。”陳宇和李恪熟了,大大咧咧的往炕上一坐。
李恪左摸摸右看看,覺出熱來,乾脆脫了裘衣,順勢往炕上一坐。
“當真暖和的緊!”李恪欣喜的摸著溫熱的火炕道,想了想,又看著陳宇說道,
“此物不知造價幾何啊?能否在我大唐推廣?”
陳宇暗暗嘆道不愧是賢王,立馬就能想到黎民百姓,當下拱拱手,
“造價倒是不貴,但是此物不能置於太寬大的屋子,殿下沒發現我這臥室也很小嗎?”
李恪點點頭,陳宇給自己盤火炕的屋子原本是放雜物的,自然大不到哪去,但是唐朝時候人人以房子越大越好,以至於李二的宮殿大的沒邊兒,自然也就又冷又幹了。
“殿下,這火炕的圖紙臣可以獻給聖人,只是在聖人殿裡,恐怕根本做不到。”陳宇又指了指牆角的通風管道。
李恪極為聰明,看了兩眼就知道這是用來排煙的,嘆了口氣,
“子寰說的不錯,宮裡的大殿如何能做這麼高的管道,豈非要把大殿開個口子不成。”
倆人在炕上盤著腿,陳宇又吩咐下人端來茶水,陳宇畫了一張火炕的圖紙給李恪,讓他帶回宮裡送給李二。
“呵呵,今年上元節,不知我是否還有幸能親見子寰大作啊?子寰的詩文獨步我大唐,去年子寰隨軍出征,連阿耶都說我大唐沒有好文章了。”李恪笑眯眯的喝了口茶。
陳宇一聽,立馬苦著一張臉,嗎的,就是你們這些人,去年讓老子抄了兩首傳世佳作,這下好了,今年老子也不知道該拿什麼出來抄襲了!
“呵呵,殿下明鑑,這詩文一道,臣出征在外久已不作,想來也是有些生疏了。”陳宇胡亂拱拱手。
李恪點點頭,陳宇已經將近一年沒寫詩了,哦,是抄詩,詩仙之名早已響徹大唐,但是經歷了大半年的戎馬生活,生疏了文章也是情有可原的。
“過了年便是春闈了,子寰可知道?”李恪又喝了口茶。
“春闈?”陳宇搖搖頭,眼珠子轉了轉,哦,春闈不就是進京趕考嘛,三年一次的那種,今年是貞觀六年,差不多應該是李二當家後的第二次。
“是啊,今年的春闈在二月初九和十二、十五三日。”李恪點點頭。
陳宇心想這特麼和我有什麼關係,老子已經是侯爺了,還是天策府的三把手,又不用去參加什麼科舉。
李恪見陳宇不明白的樣子,笑著說道,
“子寰可有舉薦之人啊?”
大唐的科舉制度還是大部分靠舉薦的,陳宇作為官員有八個推薦的名額,至於像李恪或者程咬金這些人,他們的推薦名額自然是沒有上限的。
陳宇搖搖頭,“臣自幼父母雙亡,也沒有什麼幼年的相識,何來推薦之說?”
李恪突然促狹的一笑,
“子寰詩文天下無雙,倒不如自己去試試?聽聞今年的主考是孔博士,孔博士慣來對子寰那是推崇的很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