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即陳宇就有些惱火了,呵斥道,
“呵呵,本侯當是什麼厲害角色,不過是個刁民罷了,來人,傳本侯的將令,把這些過往的船都給老子砸了,一應過河的損失皆有本侯一力承擔!”
身後的薛仁貴神色一凜,忙一拱手道,
“是,謹遵都尉將令。”薛仁貴是無所謂的,他之需要服從就行,反正這事兒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
劉吉和領頭的船伕見陳宇根本不講道理,急了,上前一步拉住霸紅塵的馬頭道,
“郎君可莫要欺人太甚,瞧你穿著打扮,怕也是那京師的富貴人家,如何敢妄動我大唐的百姓!”
陳宇一拉霸紅塵的鞍頭,反手抽出腰間的亢龍鐧來,今天是押送糧草,陳宇恰好把亢龍鐧帶在身邊了,當下冷冷的指著劉吉的臉道,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就憑你這句話,本侯便可治你個不敬之罪,來啊,給我砸!”
陳宇沒說錯,別說大唐,縱觀華夏五千年,這五個職業從來就不是什麼乾淨的行當。
車指的是車伕,古代交通不便,交通工具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依靠馬車和船隻,而趕馬車的人就叫做車伕。
車伕的歷史悠久,古代的法律對車伕的管制也是很嚴格的,據《史記》記載,秦朝也有類似於現代的駕照考試製度,如果連續四次考取車伕都沒有成功,還會被罰徭役,所以當時對車伕的要求是很嚴格的。
既然這麼嚴格,為什麼車伕即使沒有罪也應該殺呢?
那是因為古代的車伕一般都是窮苦出身的老百姓,農忙的時候他們在家幹活,農閒的時候才出去做車伕賺外快,而他們主要的服務物件是達官貴人或者軍隊中的軍官。
長此以往車伕就和上流社會的人建起良好關係,從而忘記了自己窮苦百姓的身份,開始欺壓百姓,甚至還做一些見不得人的黑道勾當,所以古代車伕是不怎麼招人待見的,因此才會有無罪也該殺的說法。
船指的是船伕,古時候船也叫做舟,所以船伕也叫做舟子或者舟人。從近代來看,船伕一直給人一種勤勞善良憨厚的形象。
在沈從文的《邊城》中,就有老船伕這一人物形象,還有評論家將這老船伕評價為中國勞動人民的傑出代表,所以船伕這一職業是受人尊敬的。
然而在古代船伕卻和車伕一樣不受人待見,因為那時的船伕經常在河道中央做一些綁架勒索、謀財害命的勾當,與海盜沒什麼區別,所
以船伕也被列入了這一行列。
店指的是店小二,看過古裝劇的我們,都知道店小二實際上就是現在所說的服務員,那麼為什麼要叫小二呢?
因為古時候普通老百姓大多是沒有名字的,只有上學後才會有學名,所以一般用行輩或者父母年齡,來合算一個數目來當做名字。
然而在餐館店鋪中除了服務員就是掌櫃,掌櫃自然是最大的,所以服務員就被稱作小二,這就是店小二的由來。要想做好店小二就必須得學會見風使舵,也就是說哪裡需要就要到哪裡去。
而這樣的做法,讓得到照顧的人大多是窮兇極惡的人,好說話的人往往得不到照顧,因此店小二也被列入了沒有罪也應該被殺掉的行列。
然而這個說法對於店小二這個職業難免有點冤屈,畢竟自己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雖然見風使舵的做法不應該,但也只是為了生存而已,所以這一說法對於他們來說確實嚴重了些。
腳指的是腳伕,通俗一點就是搬運工人。現如今想要遠距離的運送東西有快遞或者物流,一站接一站的運送,近距離的有搬家公司或者短途搬運,然而在古代並沒有現在這樣系統化的管理。
在古代腳伕是非常艱苦的,經常走南闖北風餐露宿,經常是一單就需要十幾天甚至數月,時間久的還需要數年時間,可想而知這個行業有多艱辛,既然這樣的話為什麼會說他們無罪有該殺呢?
那是因為他們在搬運東西的時候,經常沒有把東西搬運到僱主指定的地方,如果是重要的東西,那麼對於僱主來說損失無疑是慘重的,所以才會說腳伕即使沒有罪也該殺。
至於最後一種的“牙”,便是劉吉這樣的人了,平日裡給那些客人介紹生意什麼的也就罷了,關鍵是他還會做一些販賣人口的事情,在古代,販賣人口其實是分三種情況的,即官方行為、貴族特權和自願。官方行為指的是社會遭遇動盪的時候,政府鼓勵百姓賣兒賣女換取糧食。
曾經的漢高祖就頒發了這種的聖旨,此事在《漢書·食貨志》中有明確的記載。貴族特權指的是古時候貴族的奴僕被視為財務,可以隨意進行買賣,而這種買賣只要不涉及重大過錯,官府也不會過問。
自願指的是當事人自己給人為奴的意願,也就是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的賣身葬父等情節,而且這種方式需要有人牙子或者牙婆做保才能完成。
不合法的買賣人口主要有欺騙、誘拐、威脅、綁架等手段,這種現象一直從古代延續至今都沒有斷絕,而做這種事情的人大多是人牙子或牙婆,所以才會有即使他們沒有罪也該殺的說法。
劉吉和船伕們一聽,頓時惱羞成怒了起來,看著陳宇只帶著薛仁貴獨自前來,乾脆把心一橫,
“呵呵,好一個霸道的小郎君,便是官家又如何,今日便讓你有去無回!”說罷,劉吉朝著那幾個船伕一使顏色,幾個船伕竟然回頭從船艙中拿出了不少兵刃來,明晃晃的衝著陳宇和薛仁貴殺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