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都尉,不知都尉何事前來?”薛仁貴笑呵呵的朝著陳宇一拱手。

“無他,某得聖人恩典,賜下城中宅院一所,這不,要搬家,仁貴點上五百人馬,且隨某去搬家!”陳宇笑道。

薛仁貴忙一拱手,

“都尉簡在帝心,聖眷正隆,某賀喜都尉。”

當即,薛仁貴便帶著陳宇來到城北大營,把三千新軍裡調撥出五百人來,跟著陳宇浩浩蕩蕩的來到李莊。

“哇,哥哥帶這麼多軍士來給咱們搬家啊?”陳妍看著陳宇身後烏壓壓一群軍士,驚訝的說道。

陳宇一邊指揮著這些軍士幹活,一邊感嘆,嗎的,做官真好!要是後世,少不了得叫搬家公司,關鍵是還沒這麼聽話!讓幹啥幹啥,絕無怨言!

原本起碼要四五天才能搬完的東西,有了這五百人,不消一個時辰,便來到了永樂坊。

新宅邸看起來相當的寬綽和氣派,陳宇感慨要是門口在貼個“陳府”,那可就完美了。

當然了,這也就是想想,後世那些電視劇裡,達官貴人家門口都掛著“XX府”,這在電視劇裡看來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在真正歷史上來說,可是犯了大忌的!

在封建社會,能在家門前掛上“府”字的,可謂是寥寥無幾。

“府”,最早記載於《周禮·天官大宰》:“百官所居曰府。”在周朝的時候,這個字的使用範圍是最為寬泛的,只要是在朝廷為官的官員,家中就可以稱為“府”。到了唐宋時期,這方面的規矩就嚴格得多。按照《宋史·輿服志》中的記載是,在宋朝只有宰相和親王的住宅能稱之為“府”,除此之外的其他官員住宅只能稱為“宅”,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就只能稱之為“家”。

明朝延續了宋朝的這一規定,但因為明朝廢除了宰相這個官位,所以在明朝就只有藩王的住宅才能稱為“府”,其他官員和普通百姓的住宅跟宋朝時一樣分別稱為“宅”和“家”。這也就是說,在明朝時期,除了姓朱的藩王之外。就算是徐階、張居正之類掌控內閣,權勢滔天的大權臣,同樣不能在自己住宅的門口掛上“某府”的匾額。

滿清入關後建立的清朝,同樣延續了明朝的禮制。只有皇家王公貴族等人的住宅才能稱之為“府”,準確來說,還不是所有的皇族的住宅都可以用“府”。只有被封為郡王以上的皇族才可以將自己的住宅掛上“府”的牌匾,郡王之下的皇族住宅,稱之為“第”。

所以在有具體朝代背景的古裝劇中,無論什麼富貴商家或者武林大家,大門上直接寫著某府之類的,就很明顯僭越了禮制,是一個歷史知識的錯誤點。在清朝,即便是晚清第一名臣李鴻章,有權有勢,家財萬貫,但是家裡的大門一樣只能寫“李宅”。現在李鴻章故居的門上掛著的牌子寫的是

“李府”,但那其實是後人重製的。在李鴻章那個時代,是絕不敢這樣做的。

當然在上述規矩之外,也並不是沒有例外。有一種情況下,有些住宅也可以掛上某府的牌匾。那就是祖輩中曾有人被皇帝封以高位。比如明朝的開國六公爵: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等等,他們家裡的匾額,就可以掛上“徐府”或者“常府”。

而現在更是大唐時代,除了那些姓李的王爺,例如李恪李泰,以及李孝恭李道宗等人,其餘人的家裡,是絕不可能出現“府”這個字的,哪怕是口頭上,也萬不會說,“府上XXX”這樣的話。

之前說了,凡事都有例外,所以跟著李二打天下的幾個老流氓,例如程咬金尉遲恭等人,他們的家也是可以勉強稱為“府”的。

有了五百人的隊伍,陳宇的搬家計劃進行的無比順暢,陳宇那是物盡其用,讓這五百名士兵給他家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遍,才讓薛仁貴帶著他們回城北大營。

“嘿嘿,哥哥的軍士好厲害,那個叫薛禮的,一個人便掃了一個院子呢。”陳妍小臉紅撲撲的。

“哈哈哈,妍兒可是看上了那薛仁貴?嘿嘿,只消和哥哥說一聲,哥哥自然替你做主!”陳宇得意的說道。

陳妍別過臉去,扭捏著說道,

“哥哥又胡說,妍兒才沒有看上。”

陳宇滿意的看了看新家,這裡的宅邸比藍田縣的舊宅稍稍小一些,畢竟是在長安城裡,寸土寸金,和老流氓程咬金家相比,陳宇的新家也毫不遜色,李二到底心疼女兒,生怕兩個寶貝女兒住的不寬敞。

陳宇在分配房間的時候留了個心眼,李麗質和李漱過了年就要嫁過來,實在是很難定義,這兩個姑娘誰才是陳家的大婦,但是很大機率是李麗質,因為高陽公主李漱從小便跟著李麗質,已經從心底裡把她當成了最親的姐姐,估摸著應該不會和李麗質去爭這個名分。

所以,陳宇在自己主臥的邊上,留了一間大小相當的側臥,算是留給李漱的,至於蘇憶晚,陳宇可就不敢讓她住在主臥了,這裡是長安城,流言蜚語多得很。

蘇憶晚自然知道這一點,陳宇對她已經足夠偏愛,給她在主臥的東側安排了一間廂房,離主臥很近,對於蘇憶晚來說,這樣便已經足夠了。

陳宇搬家的訊息很快便傳開了,幾個紈絝也是紛紛提著禮物上門,還不忘誇讚一句這陳家的新宅子當真了得,程處亮尚了清河公主後,李二一樣給他封了宅子,可他的宅子無論是大小還是地理位置,可都比不上陳宇這間。

李二這邊,在長孫皇后的催促下,也是急急忙忙的操辦著婚禮的陪嫁清單,李二心疼女兒,陳宇給他送來的聘禮已經足有上千貫,他作為岳父,也作為皇帝,更是不能怠慢,李麗質和李漱的陪嫁足足超過了普通公主的兩倍之多!

李二這回是真下血本了,內帑的錢都被他拿了一些出來,光是給兩個女兒的釵環首飾,就裝了整整四個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