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北大營回家,蘇憶晚告訴陳宇,李淳風來過,說是有些算術的題目想請教陳宇,陳宇撇撇嘴,這李淳風還上癮了是吧,自己就是個學渣,文科生的數學能好到哪裡去。

“不管他,這幾日為夫要替聖人辦事,這李史令若是再來,娘子只管告訴他,本侯近日不得空閒。”陳宇不以為意的擺擺手。

“夫君得聖人恩典,賜婚兩位公主,可是該打算起來了?”蘇憶晚賢惠的提醒陳宇道。

“啊,打算,什麼打算?”陳宇一臉懵逼的看著蘇憶晚。

“夫君說笑了,這嫁娶可非小事,夫君還當娶妾身過門吶?”蘇憶晚掩口而笑。

陳宇呆呆的看了蘇憶晚半晌,才想起來,哦,古代娶老婆挺麻煩的。

《五禮通考》曾說,自後齊以來,不管天子庶民,婚禮“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

這就是古代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六禮”。分述如次:

一、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徵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二、問名:是求婚後,託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三、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訊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發展到用戒指、首飾、綵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

四、納徵:是訂盟後,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後來,這項儀式還採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

;或受聘後,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五、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備禮到女家,徵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六、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家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往往被看做婚禮的主要程式,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於社交關係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妝”,到男家時的“開揖”、“鬧洞房”等,都是確立社會關係的儀禮。純屬親迎部分的儀式,一般用花轎,分雙頂或單頂,扶親婦上轎的“送親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親客”,都各有要求,起轎、回車馬、迎轎、下轎、祭拜天地、行合歡禮、入洞房……每一過程又都有幾種到十幾種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驅邪。親迎的季節,一般選在春天,州以農立,適逢農閒,豐收為是,正好婚配。婚嫁“六禮”過後,進入過渡期,新婦回孃家的“歸寧”,一直到新婦進入育產期,第二代再行誕生禮。從此,婚禮只作為一種家慶紀念日,按週年慶賀(滿一個“花甲”舉行隆重慶賀儀式,叫辦重婚酒,年年值慶,直至終年。

經蘇憶晚一說,陳宇才想起來,自己明年就得迎娶李麗質和李漱二人,這會兒的確該準備起來了。

隔日下朝後,陳宇厚著臉皮跟著李二回甘露殿,李二一臉疑惑的看著陳宇道,

“子寰何事啊?前日不是卿所說,三日後再來與朕問話嗎?”

陳宇期期艾艾的從袖子裡掏出一張宣紙,上面是他的生辰八字,遞到李二面前,

“臣蒙陛下恩典,得以賜婚兩位公主殿下,明年便是佳期,此乃臣之生辰,還請陛下過目。”

李二眼看逃不過去了,只得接了過去,隨手掃了一眼,點點頭,把宣紙交給一旁的長孫皇后,

“甚好,既是家事,便由皇后做主便是,觀音婢啊,子寰的婚事,還是你多費心才是。”

長孫皇后笑呵呵的接過宣紙,端詳了幾秒,笑吟吟的說道,

“妾身遵旨,這就找那李史令算一算去,子寰也該把聘禮準備起來了。本宮這就把麗質與漱兒的生辰八字也寫來。”

陳宇忙一躬身,

“是,臣這就回家準備。”說罷,急匆匆的又出了太極宮,回到家,把蘇憶晚拉了出來,問明白聘禮要哪些,現在陳宇可有的是錢。

“唔,這麼多聘禮啊,娘子且辛苦著點兒吧,和妍兒一同上街採購便是了,既是迎娶公主,便該更豐厚著些才是。”陳宇思忖道。

“夫君只管安心,妾身自當辦妥才是。”蘇憶晚乖巧的點點頭。

老流氓程咬金給陳宇送來的分紅現在已經讓陳宇成為長安城屈指可數的富豪,而蘇憶晚和陳妍替陳宇採購聘禮,更是讓長安城再一次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