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擴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宇的確沒向李二打小報告,可是掛在洛陽城頭的幾具屍首確實實在在的告訴城裡的勳貴,陳宇此人真不是好惹的。
而陳宇之前寫的奏摺,也在兩日後就呈上了李二的案桌,李二饒有興致的翻看著陳宇的奏章,
“好一個‘三不招’!想不到子寰年方弱冠竟有此大志,是朕看走了眼。”李二歎為觀止的把陳宇的奏章拿給一旁的長孫無忌,幾個朝廷元老一一傳閱。
“陛下,臣以為陳都尉上書,有擁兵自重之嫌,不宜褒獎!”崔傑儒自然不會放過任何打壓陳宇的機會。
“陛下,老臣附議,募兵對於我大唐有百害而無一利,不但平白增加我大唐的開支,且降低天策軍的戰鬥力,實為下策!”魏徵也出列了,李二一看見他就頭疼。
“老臣有話要說,陛下當年以三千玄甲擊敗竇建德,足見募兵之勇,不說招募十萬之眾,便是有三五萬玄甲軍,何愁高麗不平!”程咬金那是陳宇的鐵桿粉絲,第一個跳出來為陳宇搖旗吶喊。
朝堂上很快就分為兩派,以崔傑儒魏徵為首的保守派自然是不願意募兵的,而以程咬金等武將集團則表示募兵是當務之急。
李二擺擺手,笑呵呵的說道,
“諸位愛卿少安毋躁,此事非一日之計,還是慢慢商議為好。”李二自己也拿不準主意,但是陳宇在奏摺裡提到的薛仁貴卻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視。
陳宇上書說薛仁貴有萬夫不當之勇,堪稱大唐版的呂布,李二馬上出身,對於武將的喜愛遠遠大於文臣,加上程咬金這些老將都已然年邁,統領三軍自然沒問題,可衝鋒陷陣就差些了,歲月不饒人吶。
李二散朝後回到甘露殿,手指輕輕敲打著案桌,長孫皇后難得見李二這副樣子,好奇的湊了過來,
“二郎倒是少見這般發愁,可是有什麼難事?”
李二笑著攬過長孫皇后來,
“觀音婢,朕且問你,若是要再擴招玄甲軍,是好是壞耶?”
長孫皇后的表情也凝重了起來,自己老公的玄甲軍有多猛,長孫皇后比陳宇還清楚,玄甲軍一向不公開募兵她也是知道,眼見李二這麼問了,肯定是有大臣上書了。
“妾身一介婦人,如何能懂那行軍打仗的事情,二郎做主便是。”長孫皇后不動聲色的把皮球又踢給李二。
恰好李承乾這會兒給李二請安來了,李二笑呵呵的又朝李承乾招招手道,
“高明來了,來,你且說說,這玄甲軍是否應該擴軍啊?”
李承乾呆了一呆,自家老爹平時從來不問這些,這會兒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沉吟了幾秒,李承乾期期艾艾的說道,
“兒覺得,我大唐兵強馬壯,似乎玄甲軍並無擴軍的必要。”
李二不動聲色的點點頭,繼續問道,
“那高明覺得,若是出征高麗,需得動用多少兵馬?”
李承乾傻了眼,李綱平時也沒教過他這些,都是教些聖人之道或者是君子之道,自己也沒好好學,李承乾現在雖然還沒到造反的時候,但是好男風是成了性的,東宮養著好幾個男寵。
“呃,兒覺得,需得一百萬大軍!”李承乾咬咬牙,看著李二回道。
李二雙眼一黑,一百萬,要知道大唐是府兵制,這麼說吧,目前大唐正在服役的軍士能有個五十五到六十萬左右,這些人是輪流服役的,若是把預備役也算上,那麼大唐的軍士其實是超過兩百萬的。
可這也僅僅是理論數字,李二就算把太極殿的土狗都帶上也湊不出一百萬軍隊來,按照當時大唐時代的世界格局看,當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湊出一百萬現役軍隊來!
現在李承乾張口就是一百萬,李二知道他顯然是平時沒做功課,氣的臉都歪了,
“胡扯!區區高麗,何以用得百萬之兵!朕看你是平日裡不思進取,一心的胡鬧!”
李承乾被唬的不敢抬頭,倒還是長孫皇后心疼兒子,嗔怪的看著李二道,
“二郎又嚇唬高明,這李師平時也沒有教導高明排兵佈陣,高明如何能習得?”
李二梗著脖子道,
“觀音婢休要縱容,你看子寰,農戶出身,何以就能力勸朕募兵!”說著把陳宇的奏摺從袖子裡掏出來,扔在案桌上。
長孫皇后好奇的拿過陳宇的奏章來,細細看了一遍,眼睛也是漸漸有了異樣的光彩,
“好個三不招,子寰之志,不可估量也!”長孫皇后讚歎的把奏章合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