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蘭亭集序(第2/2頁)
章節報錯
“娘子且看,這時何物?”陳宇得意的拿出蘭亭集序來。
蘇憶晚好奇的探過頭來,待陳宇開啟卷軸,蘇憶晚端詳了半日,驚的捂住嘴道,
“這?這是王右軍的蘭亭集序?夫君從何處得來?”
陳宇小心的又把字畫卷好,放在木箱裡,這才長舒了一口氣,把杯子裡的茶一口喝乾,咂咂嘴道,
“嘿嘿,也該我陳宇發財,今日去剿匪,那馬二郎不識貨,劫道兒的時候竟然得了這等珍品也不自知,被我破了寨,搜刮出來的。”
蘇憶晚更是驚訝,忙不迭的又問道,
“那夫君便打算把這副字如何處置?可是要獻給聖人?”
陳宇撇撇嘴,
“獻給聖人幹嘛?咱們自己留著當傳家寶不行嗎?”陳宇想著,李二死後這副字就下落不明瞭,傳聞是帶進棺材了,與其失傳,還不如他陳宇幫著保管,說不定還能多傳幾代人呢。
蘇憶晚有些擔憂的說道,
“這等珍品,連聖人怕是都眼紅吧?夫君如今得了,恐怕遭人非議。”
陳宇搖搖頭,
“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娘子只管放心,只要我陳宇為官一日,這蘭亭集序,誰也拿不走!”
蘇憶晚到底是女流,自家相公既然不願意,那也就隨得他去,陳宇藏好了蘭亭集序,又出了門,來到府衙,鄭西明和王修這會兒正喝茶聊天呢。
“見過鄭州牧,見過王別駕。”陳宇客氣的給二人行了一禮。
“哦?陳都尉怎麼來了?可是有事?”鄭西明也是客氣的拱拱手,陳宇是折衝都尉,不屬於他的管轄,沒事是不會來府衙的。
“呵呵,某今日帶兵剿匪,破了那龍門山上的一夥流寇,這會兒人犯已然押送到了大營,這不,來請州牧與別駕一同審問。”陳宇深知花花轎子人抬人,總得給這兩個上官分點功勞才是。
果然,鄭西明和王修一聽,陳宇竟然抓了幾百名流寇回來,喜的茶水打翻在袍子上都沒注意,鄭西明上前一把抓住陳宇的袖子,樂呵呵的說道,
“好啊,陳都尉剿匪有功,乃是我洛陽百姓之福,某當上書聖人,為都尉請功才是。”
王修也在一旁笑眯眯的恭維了幾句,陳宇想起了那些珠釵,又從袖子裡掏了出來,遞給王修道,
“王別駕侄女前些日子不慎遭流寇擄去,今日破寨,這些珠翠,也當原物奉還才是。”
王修受寵若驚的捧過來,這些東西對於他們王家來說不算什麼,不過是一些珠寶首飾,可陳宇這態度分明是向他示好,在王修觀念裡,說不定王惜雲還有嫁給陳宇做妾的可能。
“陳都尉勇猛果敢,親臨流寇寨中剿匪,乃我大唐武人之標榜也。”王修吹捧道。
陳宇又拿出那兩幅看不懂的字畫來,笑呵呵的遞給二人道,
“這流寇擄來的財物中,原有這兩幅字,某乃是武將,不通文墨,還是留給州牧和別駕鑑賞吧。”
王修和鄭西明當然知道陳宇在扯淡,他陳宇是大唐的詩仙,隨隨便便寫一首詩都能流傳後世的人,哪裡是不通文墨。
“誒,陳都尉何出此言,都尉詩文冠絕我大唐,這等粗鄙文墨,自然是入不得都尉的眼了。”鄭西明看的真切,陳宇拿來的兩副字,一副是王僧虔的《王琰帖》,另一副則是隋朝薛道衡的《和南帖》,其實這兩幅字,在後世都失傳了,《王琰帖》後世流傳的是唐朝的摹本,而《和南帖》已然是片紙不存。
只是這兩幅字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相比,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也難怪陳宇不認識。
二人推脫了幾句,最後在陳宇的極力吹捧下,才眉花眼笑的收下了這份“孝敬”,嘴裡更是沒邊兒的吹捧著陳宇,揚言還要聯名上書給李二,好好的誇大一下陳宇這剿匪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