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對自己的三兒子一向是很滿意的,點點頭示意道,

“恪兒你且說說,此去江南道,那陳宇可有私調府兵,蓄意挑起兩國爭端之事啊?”

李恪忙正色道,

“陛下容稟,兒前往吳江縣時,恰逢蘇祿人率一千五百餘人襲擾我吳淞口,傷我大唐百姓,吳江縣令陳宇親率府兵出城抵抗,雖不能敵但仍力戰不退!兒見陳宇不敵,令玄甲軍參戰,玄甲軍果真為我大唐第一精銳,片刻便殺敵過千!蘇祿匪首倉皇出逃,全仗大唐軍威,使我百姓免受蘇祿人荼毒!”李恪的話說的讓李二很是受用,這會兒聽的笑眯眯的。

“恪兒啊,那依你所說,陳卿並沒有私調府兵?”李二繼續問道。

“兒不敢說謊,阿耶可問李少卿,周州牧與鄭別駕,還有那二百玄甲軍,人人俱可為證!那蘇祿人的確三番五次的襲擾我大唐國境,還當眾無故毆打我大唐百姓致人死亡,吳江縣百姓也可為證!”李恪信誓旦旦的說著。

李德謇一聽,也忙出列道,

“陛下,吳王殿下句句屬實,臣也親眼所見那蘇祿人口出狂言,甚至揚言要我大唐賠款一百萬貫,割讓吳淞口,實是狼子野心!”

李二是當皇帝的,最聽不得的就是別人家覬覦自己的土地和錢財,當庭大怒,

“蘇祿國是個什麼東西!居然要朕割讓土地?那朕與那陳叔寶有何分別?這些海外蠻夷居然如此猖狂,朕該找個時候滅了他們才是!”

李恪忙又說道,

“陛下息怒,兒還有一喜事稟報。”

李二稍稍緩了緩,對著李恪說道,

“恪兒說的可是那畝產三十石的紅薯?”

“兒所說的的確是紅薯之事,此事由兒與李少卿,周州牧和鄭別駕也在現場,所有官兵皆親眼所見,一畝地裡三十石的產量,是兒與陳宇親手計算得出,這陳宇還教授了兒一套新式的計算方法,快捷簡便,比我大唐之前的數字不知快了多少。”

這話一出,孔穎達先憋不住了,他研究陳宇給的算盤多時了,忙拱手向李恪道,

“吳王殿下所說的數字,可能用在算盤之上?”

“是,待散朝後,我自當向孔博士介紹這數字之用,且子寰所制之數字,取名為貞觀數字,彰顯我大唐貞觀之治!”李恪特意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二。

李二一聽,哦豁,貞觀數字,這陳宇可以,人還在江南呢,就給自己拍了個馬屁,當下心裡暖暖的,表情也變得和藹了許多,

“恪兒可有把這紅薯帶回來啊?”

李恪忙回道,

“兒命玄甲軍看管著這些紅薯,如今正存放在承天門口,阿耶可親自下令讓人抬進來。”李恪很明白,自己統領玄甲軍的使命到此結束了,趕緊把指揮權交給自己老爹。

“來人,拿一些紅薯過來,也讓諸位愛卿瞧瞧。”李二滿意的揮揮手。立刻就有太監出去傳話了。

少頃,便有兩個太監抬著個扁擔進了兩儀殿,一筐紅薯便出現在眾人面前。

“此物便是那紅薯了?”魏徵第一個衝到扁擔前湊近了說道。

“正是紅薯,魏公可拿起來瞧瞧,此物不但能填飽肚子,更是鮮甜可口。”李恪說的很得意。

這會兒連李世民也站了起來,走下來和群臣一人拿起一個紅薯仔細端詳著。

“此物如何種植啊?”魏徵最關心這些民生問題。

“此物一年四季皆可種植,但春季種植最佳,畝產也最高,且此物耐旱喜溫,適合關中種植,把這一個紅薯切成均勻大小的五片,以果實為種,四個月便能收穫。”李恪把陳宇告訴他的方法老老實實的說出來。

“好,哈哈哈哈,有了此物,我大唐再無餓殍,老臣願為陳縣男請功!請陛下封賞!”魏徵有些手舞足蹈了。

一旁的崔氏族人包括崔傑儒崔傑仁這些官員,以及鄭氏的官員,都是閉口不言,他們不敢在這當兒口出言反駁,畢竟李恪李德謇都信誓旦旦的說這東西畝產三十石,當場質疑的話搞不好弄巧成拙。

李二到底是皇帝,他眼珠轉了轉,當即開口道,

“藍田縣男陳宇,進獻紅薯有功,但陳卿遠在江南道任上,著令紅翎信使前往江南道宣旨,宣陳卿即日啟程回京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