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朝(第1/2頁)
章節報錯
田假過去的時候,陳宇的新宅終於落成了,陳妍開心的在院子裡跑來跑去,陳宇把原來老屋裡的傢俱送給了劉木匠,並讓他打造一些高款的桌椅板凳,李二送來的西瓜吃完後了,西瓜籽也被陳宇栽種到了自家的地裡,原先的老屋陳宇徹底騰空了出來,留作自家的倉庫,他現在也是有一百戶食實封的爵爺,等到九月糧食收穫的時候,那一百戶人家的稅收糧食就都是他的。
田假結束後就會有一次大朝,按例京中八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要參加的,這一天陳宇也是大清早就起床,這次他學乖了,一隻袖子裡揣了兩塊糕點,另一隻則放了幾塊硝石,上回祭天可是把他餓的夠嗆。
陳宇到達承天門的時候,許多官員也已經到了,繫好了青花驄後,陳宇好奇的打量著這些形形色色的大唐官員。
這些官員中不乏有人認識陳宇,陳宇上次祭天的時候大出風頭,很多人也是就此認識了他,有些品級較低的官員還上來與陳宇紛紛打招呼,意圖結交一番。
“子寰今天來的夠早啊,哈哈哈哈。”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原來是長孫沖和程處亮到了。
“呵呵,長孫兄早啊,處亮兄早,怎麼不見處默兄?”陳宇好奇程處默怎麼沒來。
“大哥並無官職啊,按例大朝是不用來的。”原來程處默就是個十足的紈絝,除了將來能夠承襲盧國公的爵位外,並無任何官職。反倒是程處亮早早的便加封為左衛中郎將了。
幾人寒暄了幾句,旁邊官員見程處亮與長孫衝二人在場,也就不便再與陳宇交流。
說著,承天門開了,眾人紛紛就按照品級魚貫而入,朝太極殿走去。
陳宇來過幾次太極宮了,但太極殿是一直沒有機會進入的,這裡只有會朝、大朝或是加冕的時候才用的上,一般李世民上朝也不過是在後面的兩儀殿。
進了太極殿,陳宇才發現比上次的兩儀殿更大,縱然他現在已經是從五品的爵位,擠人群中間,離那李二陛下的寶座也是相去甚遠。
陳宇其實算是第一次上朝,還帶上了初次封官時候發下的朝笏,這玩意他一直沒搞明白是幹啥的,他張望了一下身邊的官員,發現他們的笏和自己的也沒什麼區別,直到魏徵剛才路過的時候,陳宇發現他的朝笏上居然還寫著字!陳宇這才明白過來,原來笏就是上朝時候的提詞板,以便官員出列發言的時候依次陳述自己的觀點。
李世民沒多久也到了太極殿,大朝就算開始了,房玄齡第一個出列,
“陛下,田假已過,我大唐境內無旱災與洪澇,此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想來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
“好啊,只盼今年不要再有人餓死才好。”李世民很高興,古代靠天吃飯,風調雨順那就是最大的祥瑞了。
“陛下,倭國國主遣使者犬上三田耜等人,來我大唐留學與交流,不日便要抵達長安,臣已安排四方館為下榻之處。”禮部尚書王珪出列道。
“原來這會兒已經有遣唐使了啊?”陳宇心裡暗暗想道。
其實公元623年,遣隋留學僧惠齊、惠日等人在留學中國多年後回國,同天皇報告大唐國是法律制度最完備的國家.建議派使節赴唐學習。為了實現更加直接有效地學習唐朝先進位制度和文化的目的,倭國決定組織大型遣唐使團、派遣優秀人物為使臣,並攜帶留學生、留學僧去大唐。而公元630年,正是遣唐使第一次以正式的身份來到唐朝。
“唔,朕知道了,命四方館好生接待便是。”李二點點頭,對現在的倭國李世民根本看不上眼,就是些彈丸之地的海外蠻夷而已。
“陛下,夏日炎炎,我大唐百姓苦不堪言,光是京中附近已有數十人熱死,臣請陛下暫停冰塊進貢,用於救助百姓!”魏徵一臉正義的出列了。
李二一下子頭疼犯了,這老貨又作妖了,年年不都熱死人麼,這要是把宮裡的冰塊停了,熱死皇帝算誰的?
“這,玄成啊,不是朕不答應,可進貢給宮裡的冰塊怕是杯水車薪,救不了多少百姓吧。”李二還想掙扎一下。
“陛下,雖是杯水車薪,但陛下當為表率,況且普天之下也只有陛下能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魏徵毫不退讓。
“玄成!不是朕不給,那你說說,後宮裡,太上皇皇后要是熱出了病,你可有辦法!”李二徹底怒了,魏徵也不是第一次不給他面子了,但這麼熱的天你讓皇帝一家死扛,泥菩薩還有三分脾氣呢何況是大唐的天子。
“陛下!太上皇與皇后也應體恤百姓!斷不能為了享樂而不顧天下的子民!”魏徵還是不依不饒。
“魏徵你放肆!”李世民也是直接站了起來,指著魏徵罵。
“陛下若是要做那昏君,大可現在就把老臣砍了!”魏徵衝分發揮了不要臉的精神,直接就頭也不低了,盯著李世民,來啊,你砍啊,你砍了就是昏君,我就是千古諫臣了!
陳宇看魏徵就像小丑一樣在那上躥下跳,他整整衣服,持笏出列道,
“陛下,微臣有一物,可解酷暑之熱。”
李二像是看著來救地球的奧特曼一般看著陳宇,幾乎要熱淚盈眶,這才是忠臣吶,當年就該一壺毒酒讓魏徵隨了李建成去的,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年被他指著鼻子罵。
“子寰吶,快,說說,何物能解酷暑啊?”李世民急急的道。
陳宇從袖子裡掏出硝石,走到李二面前捧起道,
“便是此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