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環符語功效都不同,風遁、輕羽、螺旋、結界、聚靈、煉靈以及提速所用的神行。

這一套下來,他不用損耗多少真氣,如果符幽大陸天地靈氣能再濃郁點,不僅不消耗,反而會透過聚靈緩慢回覆他消耗的真氣。

而在這套符語中再加入土遁符語,消耗會增加很多。

除非擁有土遁的天賦神通,否則對普通修士而言,土遁是五行遁法中消耗最大的,特別是穿過石頭時,速度是直線下降,消耗則直線上升,不過找個山洞沒問題。

符環加身的張天流,下方地面好似成了一汪水,很快他就沉了進去。

在地裡肉眼沒用,需要元神之力才能觀察周遭情況。

找了半個時辰,張天流才來到一處溶洞中。

這地方已經不通風了,是一個死空間,許多地方都塌方了。

張天流亮起一盞符文燈,他的眼睛可沒有夜視能力。

尋找片刻,他欣喜的發現此行的目的,伏魔圖!

聽起來很牛氣,實際上,根本就不是。

伏魔圖雖然破裂,只有五分之一是完好的,但在張天流過去慧眼能力下,看到完整的是輕而易舉。

被稱為伏魔圖,只是因為這幅符紋看起來宛如一頭猙獰魔獸,被人壓在身下,看起來像這個人打到了魔獸般,實際是乘鯥(lu)圖!

當然這也是張天流的看法,圖中魔獸太像鯥了,這是一種山海經裡的生物,牛頭,魚身,雙翼,蛇尾。

上面的符文記載有些古老。

他現在已經能分辨一些符文演化途徑,就跟看象形文字與篆書差不多,大概是遠古大神和上古大神的語言演化。

這也是為何,符文種類會演變出如此多。

所有地方的神語不可能是一樣的。

而眼前這幅伏魔圖,張天流現在不用掃描翻譯,就知道它不是神語,而是神諭。

一篇神給凡人的啟示圖,具體啟示什麼,要他完全翻譯後才能知曉。

不過這難度就大了,以他在系統資料庫儲存的資料,只能翻譯出六個符文,對照的意思是新、遊、極、斷、神、赤。

完全不搭邊。

好在有收貨,這趟不算白來。

張天流離開了山洞,到外面山谷中慢慢研究。

半個月後,他驚訝發現自己錯了!

“不應該啊,難道真不是聖行鑑?但如果是,那麼我之前半年研究的方向要全盤推翻了?可土遁符語就是從中獲得的,如果錯了不可能運用,只有聖行鑑是錯的,不對,目前還不能推翻,行,未必是實踐的修行法,難道……”

張天流立即調出四方碑,這篇符語不單是講述定禪,只是當時第一時間只能認出定禪意思。

看了片刻,張天流又把最近獲得的五塊虛擬石碑、六篇符紋工書與三幅壁畫調出來,同時在系統空間開始了模擬製作。

要了解一種未知符文,首先要透過製作,而且還是用普通材料去一一嘗試,最終找到能啟用符紋的材料,以此推演出符文的功效與代表意思。

如果沒有系統,這種工程量無疑是浩大的,光是尋找材料就能讓人崩潰。

有系統掃描分析功能,每一種材料都能模擬出來,無需再去採摘,而他此行出來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記錄材料種類,只要資料庫裡的材料越豐富,張天流煉製符文自然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