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數因材料受限,沒法研製外,盛行的基礎冥紋張天流研究得差不多了。

基礎冥紋總是可見的,如金木水火土五行。

稍難一些的風雷就是另一個層面的東西了。

要研究這一類冥紋,需要將材料分解與提純。

搞這些,幽冥較之在無邊海更繁瑣,失去可控靈力輔助,光靠幽冥的原始公式無法滿足張天流的需要。

冥紋強不強,除與肉身契合外,主要就在材料精煉上。

材料精煉,也是冥紋師考核的第二大課題。

普通材料隨處可見,稀有材料有錢也能弄來,弄不到的那隻會是金字塔頂尖的人需要,這項工作,甚至都不需要冥紋師參與,交個藥夫即可。

刺紋是手藝活,自己就算再沒天賦,也很容易找到具備刺紋天賦的合夥人或學徒。

因此這兩項的重要程度很低。

材料精煉就是另一個層面的東西,與前兩者相比,是匠人與科學家的區別,而材料精煉有些類似化學提純手法,並已經有了基礎的元素理論,而針對每一種元素的運用則是五花八門了。

這個五花八門是精煉手法,不是把鐵打成刀槍劍戟,而鍊鋼則屬於一類。

在已有的基礎上開創新的精煉技術,是很多冥紋師畢生追求,如把鋼在煉成合金。

但就這,還只能排第二。

第一自然是冥紋開發。

管你材料種植、刺紋、精煉,都是要建立在冥紋上。

張天流無疑是幹這事的,但其他的也要涉,不然也沒人給他幹。

花了一天時間,研磨、蒸餾、提純、精煉等一系列工序後,張天流好不容易籌夠了一批成品材料,一嘗試,失敗了。

“唉。”

張天流一嘆,將結果記錄下來,一邊琢磨失敗原因,一邊提取失敗後的材料。

有些材料融合後無法分解,有些卻可以回收利用,不能浪費。

這不是無邊海,精煉材料太麻煩。

雖然有奈米技術,但奈米要想無所不能,必須要有相對的程式。

系統目前沒法工作,怎麼設計所需要的奈米儀器?

當然他可以運用九州時期的辦法,使用電,然後把九州積累的知識,做一臺純手工電腦。

給羿哲準備的通訊器,就是他純手工打造,因為能耗少,只要一塊小小太陽板就行。

電腦雖然複雜,但憑藉他異能和手藝打造一臺不能,程式可以用基礎冥紋鋪,而且已經有了母版,那就是東黑手用鷺擇身份輔助他時設計的。

不過造出來也只是起步階段,後續儀器他也能造,只是儀器多了能耗就大了,這又上哪搞?

修個大壩工程量太大,精怪們允許麼?

太陽能、風能這裡也不適合啊,每天七十八小時,就只有八小時有太陽,山中處幾乎全年無風,一些高山頂有,還很大,但那些地方几乎都被勐禽佔據。

離開這裡回南冥搞發展也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