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五章 專研功法(第2/2頁)
章節報錯
什麼時候,把珠穆朗瑪所有的積雪、冰層、岩石、縫隙,包括裡面的礦物都看清時,他也算滿意了!
這對未來尋找材料可是起到絕對性的作用。
但這可能又關乎到能力的鍛鍊和修煉問題。
苦惱啊!
他最不喜歡乾的就是這些,研究符語才是他終極目的。
指望二號是幫不上了,這廝都結婚了,還是跟柳綿,實難想象那種日子,怎麼過啊?
她給你生孩子嗎?
生了會教育嗎?
究其原因,其實是張天流對柳綿的瞭解並不多,也對自己另一面的人性摸索不深。
很多人其實並不瞭解自己,什麼狀態下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回想一下,多半是模糊的,但說起喜好時,悲痛時,則格外清晰,但也僅此而已,對於自己某方面的厭惡,會潛移默化中選擇無視。
張天流不喜歡修煉,因此無視修煉,就這麼簡單。
只有迫不得已的時候,修上一修,等符合需求時不會再碰。
眼下研究天儀瞳他很上心。
符語讓他變強,天儀瞳也能讓他變強,兩者還是可以結合的,那自然上心。
修煉呢,就是一個積累氣的過程。
鬥法的時候,基礎輸出能力高,恢復高,持續久,除此之外的?沒了。
這三點確實在鬥法時至關重要,當年他如果多用心提高修為,打大妖龍魚的時候也不會那麼累,最後還掛了一會。
可他就是不喜歡修煉,這是他的短板,弊端,不是說有動力就有動力,人的天賦點它就是不同,張天流更喜歡學習,鑽研一些旁門左道,為此他孜孜不倦,幾千年堅持過來感覺異常的輕鬆,修煉兩個時辰就讓他痛苦不堪了。
符語是他強大的根本,意境瞳、天儀瞳是他展現符語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武器。
“如果真是御神明,那麼符文在體內構成跟請神上身好像沒區別,神明也是一種靈,又不完全是靈,是靈與某種意識的結合,這個意識或許就來至創造天地的真神,如果造化之後便是開天闢地,那自身就是天地,無邊海吞噬天地,可視為物種間的弱肉強食,只是他們的形態是世界罷了,這其中,是否與真神殘存的意識有關?意識不滅,它無處不在,包括我們的七情六慾,是否跟造物主的意識有所牽連呢?神通傳承,難道是抓住了這種牽連,從而以血脈方式傳承下去?還是說……”
張天流的思維在擴散。
亂七八糟的各種想法層出不窮,他在尋找一種可能,近一步完善四象術,可不能再搞出一個不倫不類的三象甲了。
之所以會成這樣,張天流也考慮過,他的氣,並沒有在體內構建符文,也因為他目前所掌握的四象符文是殘缺的。
這不是符與紋,如果是四象符紋,那簡單了,這東西每一象就一幅,仙宮一些建築上就刻有,屬於九州的本土符紋,無邊海是沒有的。
他的功效,怎麼說呢,有效,但不是很強。
這跟九州先前數千年,甚至更長遠的靈氣枯竭有關。
四象屬於神明,神明不僅需要靈滋養,還需要願力,也可以說是香火。
這方面無邊海也有,張天流當年在許願樹下許的願,幫助一個陰魂轉成,繼承了樹婆婆的傳承,守護許願樹與霧山的亡魂。
單以陣紋方式,讓九州的四象顯真,威力衝頂了就煉神境界,在無邊海完全不夠看。
張天流是要自創新的四象,用他的四力為基礎。
而他的四力能跟什麼符語結合顯真,這思考起來就複雜了,畢竟要關聯到時輪天儀,不是單純的疊加屬性。
“我能一千年完成此大業,那就滿意了!”張天流一嘆,將多餘的構思逐漸排除,開始專心一點,先攻克一套有效的符語,創出一招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