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零章 過去二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還是無法習慣這種場景。
“先說個人,績效考核不是這麼簡單的,每種工種都有它獨立的績效方式,總不能咱們行政跟銷售比業務吧,這個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需要各部門經理與主管商定,最好能收集員工的建議,合不合理,採不採納,以後再說,總之一點,公司不是一個人的,既然是個集體,就要給予集體建議的平臺,現在的績效方式,給我的感覺就是,老闆說幹就完了,你管它有沒有理由,嗯,很……”
張天流頓了頓,笑道:“具有時代意義的風格,卻不適合現在,再就是團隊績效,雖然充分運用了新帶老的方式,卻沒有考慮很實際的問題,老人憑什麼聽你個新人叨叨?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行事風格,一個毛孩子跑過來指手畫腳,算老幾啊?”
王漢涵無語。
全辦公室豎起耳朵的人也無語。
這不就是眼下情況麼!
你個新來的,從頭到尾一直都對在集團做了十年的王經理指手畫腳,還有臉說!
張天流可不管大傢什麼心情,繼續道:“我的建議是,團隊績效與新帶老分開,新帶老以一種活動的方式推進,活動方案再議,團隊績效的獎金分配問題很大,這就是一個固定的蛋糕,分完就沒了,表面上合理,畢竟咱們是公司,要盈利,實際呢,還是不合理,起不到盈利作用反而是反作用,因為固定的獎金分配,勢必激起競爭,有了團隊競爭關係,或許開始有成效,但隨著時間推移,就跟我們上學分班一樣,好的在好班,壞的在壞班,該拖累的還是拖累,解決方案也簡單,換班,就跟足球籃球的聯賽一樣,將班視為分公司,分公司即是俱樂部,透過交易選手的方式安排合適人選補強,考慮到市場和專案因素,適當的提拔與降職,不用在乎不必要的情緒,有情緒,讓他拿成績說話……”
說道最後,張天流補充道:“建議不用當真,照我的方式未必符合公司實情,我只是提出我所看到的問題,與我角度的解決方案。”
王漢涵寫了滿滿三頁紙,終於大鬆一口氣!
他覺得能交差了,雖然還會被罵,但至少不會只有一個叉那麼恐怖!
然而他想多了,當他把打叉的計劃書呈上去,並附上筆記本時,嚴向禮的辦公室是出奇的安靜!
暴風雨的前奏?
王漢涵偷偷抬眼,看到嚴向禮翻看他筆記本的表情,認真,專注,還有一點欣賞和思索。
補強,看似很難行得通,實則一直以來可不都是這樣乾的麼!
子公司幹得好的部門經理,扔到新開的另一家子公司直接當老總,這是應天一直以來常用的手段。
但這不叫補強!
相反,幾乎半數提拔的老總,都無法勝任!
剩下的半數,有一半隻能算勉勉強強。
只有極少數十分出色的。
十家分公司,就兩個總經理出色,那還玩什麼?
以前吃紅利,幹啥都賺錢,問題沒有凸顯出來,最幾年越來越多弊端呈現,這兩年裡,前後倒了六家子公司,極大縮小了應天在省內的分佈。
張天流的建議,是結合了考核分配,這樣更具有合理性。
而這一類的考核不單是績效,它更全面,也更具有針對性,其中包含了性格,透過性格層面去安排新公司的人選問題,無疑是提高合作效率的一種方式,而非單純擇優而選。
兩個一百分撞在一起,或許綜合起來只有五十分。
一個八十分和一個七十分,說不定綜合能高達一百分。
契合度,是搭檔間必不可缺的因子。
“哼,考性格,虧他想得出來,這咋考?”嚴向禮終於哼笑出聲。
王漢涵感覺到嚴叔心情不錯,便下意識道:“其實很簡單,什麼樣的人,合作一段時間都清楚了。”
“要你廢話。”嚴向禮突然把被張天流畫叉的計劃書扔到他身上,絲毫不為加班加點趕出來的作品心疼的道:“給我燒了。”
“哦,好好我這就去。”說著,王漢涵卻沒有走,而是看著自己的筆記本道:“那個嚴叔,我的……”
“回頭給你。”
王漢涵一聽,忙識趣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