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狸也為自己的舉動感到了震驚,但在那些動物興奮嚎叫聲中,小狐狸意識到自己接下來要幹什麼了,它繼續的扭動起來,引來動物們更多的喝彩,卻有一些動物因為它之前可怕舉動而悄悄退走。

重新奪得矚目的小狐狸顯然更加珍惜眼前,它不僅跳的賣力還頻頻與動物們身體接觸,已經沒有別的狐媚子跟它爭動物們的目光,這些動物不看它還能看誰?

可明明如此用心,為何又有一些小動物黯然離去?

“呵呵!”

張天流笑了笑,沒理會小狐狸,她需要的不是道德經,是佛經!

張天流開始朗誦,很快,那些因懼怕和失望而離開小狐狸的小動物們,開始好奇的圍到張天流身邊聽經。

張天流不管他們聽不聽得懂,他照常的念,沒有一句解釋。

道德經,張天流理解起來很簡單,但世人皆說難,那是因為不難就失去了它的價值!

就如眼前,這些動物明明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卻還是來聽了,不是他們想聽,而是別無選擇!

張天流漸漸有了點明悟,在他們心裡,其實更渴望去欣賞小狐狸的美,可小狐狸的醜又是他們懼怕的,而在這一刻,他們就有了自我,意識到自己想看到的與不想看到的,選擇想要的,這才是人。

不論什麼都能接受,那是不會挑食的畜生。

“道、道、道……”一頭松鼠居然口吐人言,可它只會說“道”字,然後就撓著頭一臉焦慮的看著張天流。

張天流停止朗誦,笑問道:“你想問道是什麼意思?”

“什什什麼是什麼?”

“對,什麼就是什麼。”張天流笑著指著自己的頭道:“想懂不懂的,就是問為什麼,而道,只存在於你心裡!是你的認知與精神的載體,而別人口中的道,包括我的道,你可取,亦可不取,如你像近一步擺脫現狀,不看小狐狸跳舞,不聽我念經,而是想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更有趣的事,你就應該多用心學學,擁有了一些學識你才能意識到自我的價值,更清楚取捨的重要性……”

解釋其來簡單,讓它們聽得懂解釋難,張天流耐著性子,不厭其煩的一點點教導它們。

光陰似箭,一年時間轉眼即逝。

在張天流每日細心教導的點撥下,他身邊的小動物已經個個能口吐人言,然而問題卻更多了。

對於這種無止境的問題,即使是經驗老到的甩手掌櫃張天流,忽悠起來也很有難度,畢竟他不能設太多的坑讓它們自己去挖,只能引它們去想,而這個引很需要技巧,一個引不好,不僅害小動物掉坑裡,自己也會被小動物拉下去!

這也讓他對道德經有了更深的理解,發現這的確是一本神書,有助於開發智力,但也很容易讓人誤入歧途,一句天地不仁,就讓多少少年郎要逆天而行,要把這天比作皇帝,那就是造反!

造反要死人的!會牽連很多無辜之人!

那麼皇帝不仁有錯嗎?

這就要討論他什麼方面不仁,要說他完全不仁,甚至沒仁這個感念,用人的話來說就是喪失道德標準,沒有底線,反他沒錯。

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個沒有底線,沒有道德的皇帝?

莫非要扯到人之初?

然而事實上一個人是無法決定一國大事,它是一個集體,只有皇帝身邊的人從上至下集體不仁,他才會沒有道德底線。

但這又是不可能的,歷朝歷代都有些忠臣,然而忠言逆耳啊!

跟這些小動物一樣,喜歡看小狐狸跳舞,哪怕她撕咬狐媚子的嘴臉有多醜陋,它們還是經受不住誘惑,選擇無視小狐狸的陰暗面,但其實在它們心裡這本就是天性,弱肉強食沒錯,可在人的道德標準上它就是錯的。

而害怕看小狐狸殺戮一面的,於是乾脆不看,經受住誘惑到張天流這裡學習,從人的角度而言這是對的。

那麼張天流得到的結論是,在他這裡學好本事,把這些動物征服了,把小狐狸給娶了,成為最後的贏家,這才是人!

然而結果有點意外,歷時三年零五個月,小松鼠在張天流教化下化身成人,張天流功德圓滿,在他離開前,他誘惑小松鼠:“小狐狸是你的了。”

化身為人的小松鼠搖了搖頭,道:“老師言重了,人豈能與畜生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