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流一直防止永夜國拉援軍,不然早就帶著羿哲攻城略地。

海族登入點尚未可知,僅憑推斷是沒用的,冰洞村必須做好防範措施。

洮洮意識到了她的重要性,她並沒有被排外,只是能力不足還排不上用場,這讓她很氣餒,又不好埋怨張天流不早點告訴她。

這東西提前說了沒用,必須要等自己意識到這樣下去會面臨生命危險時,小宇宙才會爆發。

張天流離開了冰洞村,回運河的路上,看到了好幾撥人在冰原穿行。

張天流懶得給這些傢伙製造麻煩,想他們這樣漫無目的的尋找,無疑是大海撈針。

避過這些人,回到運河北山的張天流來到陣臺下,把這裡當成避風港,好好研究他的極寒。

日子是一天又一天,轉移半個月過去,張天流還是沒有成功隱藏寒氣外洩的弊端。

反觀永夜國的祭主們,自從上次神棍鍾知道張天流的藏身地兇險異常後,回去就開始準備對策。

“此山中定然隱藏大批修士,包括異人,莽撞進攻得不償失,我覺得應該請動海族將此山夷為平地。”

“不可,上次請動海族的代價太大,雖然這次事件跟攻下永夜無法比較,可海族一定會漫天要價,甚至等待事態發展到我們不好收拾的局面。”

“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請動海族。”

“可這片山勢很複雜,而且距離陸地三千多里,鬼軍無法快速靠近,僅憑我們這些人如何敵得過上萬修士?”

陰氣在陽間跟真氣在陰界一樣,會飛快的潰散一空,因而無法乘陰雲奔襲三千里,那麼永夜國具有力量的一批人就是祭司跟幕僚了,雖然數量也算龐大,卻是分攤到了全國,倘若集中,各城的守護怎麼辦?

對方一個陰判就能阻擋千萬鬼軍,加幾個修士搗毀祭壇輕而易舉。

“想不到陰化弊端如此之大,當初就不應該實行這種蠢事。”

終於有人發牢騷了。

“以前四地動亂的時候你怎麼不說?”有人反駁。

永夜國沒有陰化之前,經歷了長達三百年的動盪,國土太大,能用的人又太少,一方面要防止本土修士造反,另一方面還要抵抗外來修士的入侵,顧得了頭顧不了尾,各大祭主天天跑來跑去鎮壓叛亂,忙得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陰化後,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能說它不好嗎?

但隱患實在是太大了,以前沒有暴露是因為張天流沒來,而張天流之所以一來就攪風攪雨,不單是他靠著能力找到了冰洞村,還有元霜的關係。

元霜如果不去金景,不去百族城,不遇到張天流,這件事還很難說。

張天流或許會繞道,或者潛海,走水下穿過永夜國。

正是因為他知道了永夜被陰化的事情,他才不得不來。

冥冥之中,張天流總覺得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們異人,為了尋找真相,初期最好去迎合,透過行事確定幕後之人的喜好,從而找到生存規律。

解決陰化事件,是張天流透過三生石判斷的,他總覺得給他們能力和系統的人跟陰神有很大關係,這次嘗試如果成功,張天流就清楚自己的任務究竟是什麼。

不成功也沒關係,陰化事件能獲取很多經驗,異人就好像要從這個世界的生靈中奪取運數,影響越大,獲取的氣運越多,至於最後氣運能幹什麼,張天流想知道也無從可知,直覺得不僅升級這麼簡單。

永夜國這夥人雖然看破了這一點,但明顯沒有往深了琢磨,只是當做信仰,把自己當成神被人供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