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門旁邊的一個小鐵牌說明了這個鐵門的由來。

酒窖。

看來這地方果然是地下室。

只不過它的用途是用來釀酒的,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人會躲進酒窖裡面。

酒窖的結構異常的堅固。

青磚結構後還夾雜著一層足有兩根手指粗的鋼鐵夾層,以防止酒窖整體的坍塌。

也難怪裡面的聲音無法傳出來!

要不是李瀟的聽力足夠好,恐怕這群人只能和這些酒一起地埋在這裡。

不過,在挖到這足有兩根手指粗的鋼鐵夾層後。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有這麼一層鋼鐵城的保護,上面不是掉下炸彈,估計這酒窖都不會出現問題。

果不其然,等大家使用工具把鐵門撬開。

二十幾個臉色有些慌張,但基本沒有受傷的人從裡面衝了出來。

見到這些人能跑能走的,大家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這大概是目前為止在廢墟中,受傷最輕的人了。

很快,李瀟也瞭解到他們的情況。

之所以這些人躲在酒窖,完全是因為賓館用了大量的玻璃,導致大門和窗戶的結構最為疏鬆。

在地震發生的時候門口和窗戶瞬間垮塌。

以至於他們根本沒辦法衝出去,只能躲在相對於堅固安全的酒窖。

李瀟為他們感到慶幸的同時,也為其他被埋在廢墟的群眾擔心。

這些人運氣還好能躲在堅固的地窖中。

但其他人怎麼辦?

普通的家裡可沒有地窖這種東西。

不過李瀟也沒時間想那麼多,很快投入了下一場挖掘之中。

足足奮戰了12個小時,在救援了足足400多人之後。

第2批的救援隊伍,終於姍姍來遲。

第2批救援隊伍人數也不多隻有50多人,是李瀟他們這裡的一半。

本來人數可能會更多,但是由於上面推行了李瀟多點開花的救援點設定方案。

所以有一小部分的人手,被抽派過去組成無數的小型救援點。

幫助那些想要向外撤離的群眾,聚集在一起有序地向外撤離。

不過這50人的支援也相當給力了。

畢竟原本的救援隊伍只有100人,這一下就增加了一半的人手。

在兩邊進行交接的時候。

拉薩航空消防的救援人員趕緊休息。

連續幾個小時的急行軍,加上12個小時的連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