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清回京的訊息很快在京城傳開了,自然傳進了顏府中的老太太耳裡。

楊氏首當其衝成了老太太責難的物件,又令她想辦法解決顏清的事,絕不願讓她就此回到顏府,最好將她趕出京城安排到莊子上。楊氏心思靈巧,推測顏清入住客棧可能是她自己根本沒回府的打算,便這樣回覆老太太,勸她靜觀其變。老太太下痢方好,不敢過份動氣於是答應了,但要求楊氏嚴密監視顏清的動向。

楊氏開啟自己壓箱底的一個盒子,裡面一共有五根上好的人參,取了兩根嚴密包裹藏好,親自去了蓬萊客棧一趟,那時顏清已經去了城北,她找到了月桂問起自她離開連溪寺後發生的種種。

月桂照實回答,連請不到大夫的事也說了,只是沒提及顏清帶了很多草藥和那隻鞋底斷成兩截的繡花鞋的事。

“大小姐擔心留在連溪寺會成為兇徒侮辱的物件,所以堅決回來了,這個沈姑娘是大小姐住在後山時認識的,沈姑娘患有失心瘋,很依賴大小姐。”

短短一席話令楊氏感慨萬千,她算是明白了,若顏清折了,自己的孩子將來想談一門好的親事是不可能的,包括老二和老三家的孩子,誰不得掂量掂量顏清作為顏家嫡女,其母蘇氏更有恩於顏家,偏生顏清落得淒涼的下場,親情涼薄到如此境地,自己家姑娘嫁過來或娶顏氏女為婦豈不是有害無利?

偏老太太糊塗,兩個弟妹唯利是圖,楊氏不寄望她們了。

“大小姐不打算回府嗎?”楊氏想知道顏清接下來的計劃。

月桂答道:“大小姐想租間鋪子營生,沒聽說要回府。”

楊氏又驚又疑,然而很快釋懷,蘇氏是經商奇才,顏清得她遺傳想經商也是情理之中。顏清沒問老太太要鋪子也很好理解,因為老太太肯定百般推託,絕不可能把鋪子交回她手裡,銀子更別說了,一切需要她自己籌措。

“好好侍候大小姐,若老太太來人想收買你,必不可上當,有困難可以找我或者直接稟報大小姐。”楊氏手裡沒銀子,幫不了顏清,只能到時看她做哪行,再行個方便。

“婢子明白,太太放心。”月桂一直垂著頭,沒看楊氏一眼。

直到聞到人參的味道,她才驀然抬頭看去,見楊氏取出兩根上好的人參擱在桌上,一時竟忍不住笑意,連聲道謝。

楊氏先前不敢說,但現在可以肯定月桂的心已經向著顏清了,並沒想揭穿,“這兩根是高麗參,仔細燉給大小姐吃吧。”

“婢子遵命。”月桂也沒裝模作樣,趕緊把人參藏起來生怕客棧人雜給偷去。

顏清獨自在城北走動,花了一刻鐘終於找到了那家貼著“出售”字樣的店鋪。

原是裁縫店,店主年歲漸大,家裡年輕一代沒人學裁縫接他的活計,打算把店盤掉回鄉下養老。

顏清進去時,恰好店主在。

店鋪採光不錯,有大堂和內堂,上面還有一個小閣樓。

顏清與他寒暄兩句直奔正題,“東家,我誠心想把店買下來,可我做其它營生,能不能只買店不接手你的貨物?”

她手裡的銀子應該夠買鋪子,可店裡各式布料不少,沒辦法一併買下貨物。

店主貼出告示到現在三日有餘,一共有六個人來問過,皆說只要店鋪,那他還得先把布料處理掉,非常麻煩。他先前收到口信,說是長媳已經誕下麟兒,母子平安,長子希望他儘快回鄉,剛好顏清來了,加上態度非常好,不禁有些動搖。

“行吧,三千兩銀子你看如何?”店主琢磨了一會,原來定價是三千二百兩把整個店鋪包括貨物一併出售,對方不肯接手的話,他自己辛苦點處理掉也沒關係。

這個價錢很合理,若是城南城東那頭的地段,最少五千起步。

顏清手頭的銀子雖然不夠,但一口應下,“價錢挺合適的。我想先把鋪子買下來,然後幫你把布匹賣掉。這樣我們兩家都方便,你看行嗎?”

店主有些猶豫:“要不等老朽把貨物賣完再和姑娘去府衙籤契吧?也不知道得多久才能賣掉。”

他擔心一旦收了銀子辦完轉讓手續,對方翻臉不認人要他立刻把貨物搬走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