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鋒萬人隊的萬夫長認識郭靖,知道他的厲害,不敢擅自開戰,打了個招呼就後退了。

過了一個多時辰,蒙古大軍主力趕到,拖雷在無數鐵甲軍的保護下,來到兩軍陣前。

拖雷飛馬突出衛隊之前,大叫:“郭靖安答,你好麼?”

郭靖縱馬上前,叫道:“拖雷安答,原來是你。”

他二人往常相見,必是互相歡喜擁抱,此刻兩馬馳到相距五丈開外,卻不約而同的一齊勒馬。

郭靖道:“安答,你領兵來攻我大宋,是也不是?”

拖雷道:“我奉父皇之命,身不由主,請你見諒。”

郭靖放眼遠望,但見旌旗如雲,刀光勝雪,不知有多少人馬,心想:“這鐵騎衝殺過來,我郭靖今日是要畢命於此了。”當下朗聲說道:“好,那你來取我的性命罷!”

拖雷心裡微驚,暗想:“此人用兵如神,我實非他的敵手,何況我與他恩若骨肉,豈能傷了結義之情?”一時躊躇難決。

黃蓉一招手,城頭上號炮響起,左右兩側的山後立即鼓譟起來,好似埋伏了無數兵馬。

郭靖在西征時大顯奇能,拖雷素所畏服,此時見情勢有異,心下先自怯了,當即傳下將令,後隊作前隊,退兵三十里安營。

嚇唬住蒙古人一次,下次就不這麼好唬了,只能硬碰硬。

和原劇情不同的是,郭靖黃蓉提前掌握了襄陽兵權,並有三天的準備時間,多少有了點守住城牆的希望,所以沒有馬上提出刺殺的辦法。

襄陽有差不多一萬宋軍,再加上城中的百姓,依靠著城牆,完全有一戰之力。

最妙的是,襄陽是隔著漢江的襄城、樊城的統稱,蒙古大軍兵力再多,也無法阻斷水路。也就是說,蒙古軍根本無法徹底包圍襄陽。

而襄陽遭到攻擊,南宋朝廷必然不會坐視,援兵和糧草軍械,都能沿著漢江送上來。

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擋住蒙古軍的第一波攻擊,要是被一鼓而下了,說什麼都白搭。

郭靖本以為努努力應該能支撐一陣子,然後就可以等待南宋的援兵了。

誰知蒙古軍在天黑前發動了一次試探性攻擊,就差點把襄陽守軍打崩了!

實在是剛剛建國的蒙古軍太過兇悍,而襄陽宋軍又久疏戰陣,雙方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無奈之下,郭靖只好將刺殺計劃再次提出來,並準備實施。

當天晚上,駱天明和郭靖、黃蓉三人一起,偷偷摸到蒙古軍大營。先是幹掉了幾個哨兵,然後換上他們的衣服,讓郭靖在前面打頭,輕鬆的混到了帥帳外。

不得不說,蒙古軍還是建立的時間太短,有太多的疏漏。

如果是一支成熟的軍隊,就算郭靖非常熟悉他們的規章制度,也不可能如此輕易的混到帥帳附近。

既然郭靖能做到,那麼其他蒙古軍將就也能做到,萬一出現叛亂怎麼辦?

當然了,這都是駱天明胡思亂想,才沒有提醒他們的意思。

到了帥帳之外,三人各自找了個縫隙向內觀看,只見拖雷正在賬中徘徊,口中只是叫著:“郭靖,安答!安答,郭靖。”

確認了是拖雷本人,黃蓉向駱天明和郭靖打個手勢,意思是立即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