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天明和郭靖黃蓉找了家客棧落腳,但後半夜根本沒睡,全用來商量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了。

可惜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

黃蓉腦子轉得快,倒是提出了不少辦法,比如弦高犒牛之類的。

但這些辦法都被駱天明否決了。

弦高犒牛的前提條件是,來襲的軍隊是偷襲,很怕被對方知道。因此,當弦高打著被偷襲的鄭國的旗號來犒賞時,秦國軍隊以為鄭國已經知道了,才不得不退兵。

而現在的情況是,蒙古大軍雖然是偷襲,可只是想省點事而已,偷襲不成的話,十萬大軍也足以發起強攻。

所以,黃蓉的弦高犒牛之計即使成功,也只是延緩幾日而已,根本無法讓蒙古人退去。

商量到最後,只有一計可行,就是刺殺蒙古統帥。

只是這樣也有一個壞處,就是在十萬大軍中刺殺敵方主帥,就算駱天明他們三人成功了,事後也很難逃脫,弄不好就是玉石俱焚的下場。

如果只有駱天明自己,他恐怕得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做捨己為人的英雄。

可是有郭靖在,根本就沒有駱天明考慮的餘地,郭靖毫不猶豫的就決定捨身報國,黃蓉也毫不猶豫的要陪著郭靖,駱天明能說啥?說自己不去?

好在郭靖也不是活夠了,在刺殺蒙古軍統帥之外,還有一個成功率不大的辦法,也值得一試,就是奪取襄陽的兵權。

襄陽有呂文德這麼個昏官,所屬部隊的戰鬥力就不用說了,想要倚之抵禦蒙古大軍,就算是有郭靖黃蓉這樣的統帥,也沒什麼可能。

但有兵權和沒兵權,到底是不一樣的,至少能掙扎一下。

再說了,漢人從來不缺少血性,即使在窩囊宋這樣的朝代,也有楊業、狄青、岳飛、楊再興等等傳頌千古的名將。

所以,只要掌握了兵權,多少能整頓一下軍隊,再徵召百姓中的血勇漢子,就算不能打野戰,守城牆總可以吧?

郭靖和黃蓉都不反對奪取兵權,只是郭靖還想等一等,看看呂文德的反應。

要是呂文德相信他的話,開始準備防禦,才是最好的。

畢竟呂文德是正牌的安撫使,由他下達命令才最合適,也最有效。

幸好有黃蓉在,不用駱天明開口,就搶先給郭靖澆了盆冷水。

斷定以呂文德的品性,必然不會將敵情當真,反而對兩個潛入他府邸的刺客更上心。

郭靖對黃蓉的判斷一向是信任的,既然黃蓉這麼說了,他就不會反對,立即決定對呂文德動手,奪取襄陽兵權。

此時天已經亮了,呂文德命令宋軍開始加強戒備。

不過他的目的不是為了防備蒙古軍,而是為了抓捕昨夜潛入他房間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