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駱天明絞盡腦汁想辦法的時候,遼軍營中突然傳來一陣喧譁,駱天明側耳細聽,隱約聽到幾句整齊的口號,似乎是在拜見什麼人。

駱天明學過契丹話,大宋主要的敵人就是遼國,契丹話自然是必須要學的。

只是駱天明對這門外語不太上心,因為他根本不想參軍,所以也就學的不認真。

現在要用到了,才有點後悔,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為了搞明白遼軍到底在迎接誰,駱天明決定冒冒險。

趁高地上警戒的遼軍斥候也被來人稍稍轉移了注意力的機會,駱天明突然暴起,四腳著地,從山坡下直竄上去,陡峭的山坡居然絲毫不能延緩他的速度,短短几個呼吸的工夫,就從三十步之外來到了山頂。

遼軍斥候立即發覺不對,可惜已經慢了一拍,張開嘴剛想叫喊,一柄匕首已經插進了他的咽喉,讓他張開嘴也叫不出聲。

一個崗位上有兩個遼軍斥候,一個被封喉了,另一個才發現不對。

但駱天明這個時候已經非常接近了,一記炮拳震碎了他的內臟,同樣沒能發出警報。

打死第二個之後,駱天明沒讓他倒下,而是順手接過對方的長矛,從他背後的衣服裡穿過,矛頭刺進地裡,矛尾則掛住他的頭髮,讓他保持著直立昂首的姿態。

駱天明自己則將倒下那個斥候的頭飾、外袍、兵器都換到自己身上,雖然只是簡單的裝扮,但距離遠一點,就很難看出破綻。

駱天明取代了其中一個斥候,光明正大的向遼軍營地中張望。

這一看就看出問題了,讓遼軍齊聲跪拜的,是一部看起來非常華麗的車駕。

駱天明用他那微薄的對遼國的瞭解,大概可以判斷出,這是遼國皇族的車駕。

可問題是,遼國皇族出現在軍中,無非是收攏軍心、振奮士氣等幾個目的。

不管哪一種目的,在進入軍營後,皇族都該露露面,讓士卒瞻仰一下他們的尊容。

然而駱天明卻發現,車駕中的皇族根本沒露面,直接駛入了營地的最核心。

車裡的人下來時,迎候的規格也有些不對勁,居然只有幾個將領來迎接,也沒有大禮參拜,不像是迎接皇族。

就在這時,遼軍發出訊號,守衛各個制高點的遼軍斥候也紛紛回應,並且回應的方式各有不同。

駱天明明白,這是遼軍內部的暗號,不懂的人很容易露餡。

既然隱瞞不過去了,駱天明也不強求,立即一躍跳下山坡,一路滑下去,然後一頭鑽進草叢中。

他這一逃跑,立即讓其他斥候發現了,紛紛發出警報。

營中的主將聽到警報,頓時臉色一變,立即下令追擊。

四個百人隊蜂擁而出,分別從四個方向兜截。

駱天明一看不好,顧不得隱藏了,只能直起身體開始飛奔。

好在留守的楊家家將也都是非常冷靜的老兵,沒有試圖來營救駱天明,而是全都翻身上馬,並且讓馬匹小跑起來,等駱天明回來,也飛身上馬之後,立即就可以提速逃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