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獨孤求敗的劍法筆記後,駱天明又拿起心法秘籍。

這部秘籍沒有名字,駱天明索性就簡單明瞭的命名為《獨孤神功》。

本來駱天明沒把《獨孤神功》放在心上,畢竟他會的神功多了去了,九陽神功、九陰神功、易筋經、金剛不壞體神功等等,哪一種都不差。

然而在看過獨孤神功之後,他還是忍不住讚歎不已。

獨孤求敗一生鑽研劍法,連內功也是專為劍法服務的。

根據秘籍的描述,練成這門神功後,能輕易的發出劍氣,讓劍法的威力能憑空大一倍。

甚至還涉及到劍意的修煉,只可惜天不假年,獨孤求敗早早的去世了,要是讓他有黃裳的壽命,說不定他能以一己之力,將《射鵰》位面抬升為高武位面。

不過這門內功的威力是大了,卻捨棄了養生的功效,甚至還會傷害自身。

到了五絕的層次,除了練功出岔子的王重陽,拼的油盡燈枯而死的洪七公和歐陽鋒,剩下的人無不長命百歲。

而獨孤求敗呢?

根據他的自訴,“縱橫江湖三十餘載”,如果從二十歲算起,他才五十多歲而已。

還有他利劍、軟劍、重劍、木劍的層次劃分,也是“四十歲後,不滯於物”,卻沒說五十歲之後又到了什麼境界。

由此可見,獨孤求敗很可能就活到五十多歲。

一個武功比五絕還高一個層次的人,怎麼會只活到五十多歲?

駱天明估計,很可能和這門功法有關係,恐怕是獨孤求敗為了追求威力,不在乎是否長壽了。

不過想想就明白了,獨孤求敗本來就因為找不到敵手而寂寥難耐,要是活的太久,豈不是更加難受?長壽反倒是受罪。

駱天明參悟了一下,以他的境界,要消除這門功法的害處,自然輕而易舉,但害處消除了,威力也就同樣被消除了,和普通功法無異,還不如直接練九陽神功或者九陰真經了。

將筆記和功法都重新收回玉匣,隨手放在一邊,駱天明將注意力集中在吃喝上。

不是他不重視獨孤求敗的武功,而是他已經在瀏覽一遍後,就將所有東西都記住了,甚至是倒背如流,用不著再看了。

吃完飯之後,駱天明在洞中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起來,就在附近閒逛起來。

看過獨孤求敗葬劍之處,又看了楊過練劍的瀑布,還嚐了嚐菩斯曲蛇的味道,盡興之後,就將獨孤求敗居住的石洞徹底封死,連玉匣也放在裡面,然後帶著大雕飄然而去。

大雕雖然長的醜陋,非常的惹眼,但它非常通人性,駱天明僱了一輛馬車,讓大雕待在車裡,行走在城鎮中,倒也沒那麼招眼。

一路回到絕情谷,駱天明先將馬車藏在遠處,自己單獨進入谷中偵查了一下,發現程英和陸無雙都已經離開了,這才帶著大雕在谷中定居。

絕情谷和駱天明離開時有了不少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情花都被剷除了!

駱天明還覺得有點可惜,如此神奇的植物,怕是全世界僅存的了,結果還是絕種了。

不知道兩女為什麼把情花都剷除了,或許是因為駱天明不辭而別,拿情花洩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