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有香火也不是活不下去,否則西遊位面那麼多大小妖怪,豈不是都不活了?

因此,孫悟空當時答應觀音菩薩的招攬,主要目標還是脫困,成正果什麼的,只是附帶。

但是如果真的能成正果,那就更好了,所以孫悟空才情願受唐僧的氣,保護他前往西天。

其實不只是孫悟空,豬八戒和駱天明何嘗不是為了成正果,才情願以神仙之身,保護唐僧這個凡人?

既然要得佛門的正果,當然要站在佛門的立場,那麼幫著佛門打擊道門,就是應有之意了,孫悟空打殺道士,釋放和尚,不是很正常嗎?

可問題是,孫悟空只是想找個“飯轍”,不是真心想投靠佛門,給佛門當打手。

現在他被忽悠著不知不覺的當了佛門的打手,這讓他很惱火,覺得自己被當成傻子耍了!

孫悟空最恨別人騙他,當初太白金星說服他去天庭當官,沒想到只是個弼馬溫,氣的他當時就反下天庭,還跟天庭大軍幹了一架。

所以這一次他在想明白之後,不管不顧的勁兒上來,決定袖手旁觀,不跟他們玩兒了。

於是在進了車遲國的都城之後,孫悟空顯得很消極,只想著讓國王在唐僧的通關文牒上蓋上大印,其他的全都不管。

可問題是,唐僧是和尚,車遲國又正在滅佛,國王豈會那麼輕易給唐僧蓋印?

孫悟空怒了,直接抓住三個國師一頓暴打,然後把他們扔在國王面前,問他你給不給蓋印?

國王都嚇傻了,三個國師在他心目中那就是神人,卻被孫悟空如此輕易的就暴打了一頓,根本招惹不起啊!

只是讓孫悟空沒想到的是,國王被他這麼一嚇,不但乖乖的在通關文牒上蓋了大印,還赦免了那些和尚,將寺廟也都還給了他們。

也就是說,孫悟空還是間接的幫了那些和尚,把他們救出苦海。

孫悟空對此也很無奈,他總不能因為不幫佛門的忙,就放棄保護唐僧西行的重任吧?

過了車遲國,又走了三個多月,從春天走到了秋天,又遇到一條大河。

河邊立了一塊石碑,上書“通天河”三個大字,旁邊還有十個小字“徑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

看到“通天河”三個字,駱天明頓時殺機大起。

他是知道故事大概的,這通天河裡有個妖怪,叫做靈感大王,本是觀音菩薩蓮池中的一條金魚。因為常聽觀音菩薩唸經,生出了靈性,不甘寂寞的逃出了落伽山,在通天河中為妖。

若只是想要自由自在也就罷了,可這個靈感大王不但要吃人,還逼著沿岸的百姓供奉童男童女,專吃小孩子。

最可恨的是,觀音菩薩知道後,只是把他抓回去就算了,還引的沿岸百姓叩謝不止。

如此手段,當真讓人齒冷,所謂的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不過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而已。

若是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讓駱天明知道了,斷沒有放過靈感大王的道理,必須要除掉這個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