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曹軍也損失不小,清點之後發現,他們傷亡了足足三萬多人,是關羽帶出來的一萬人的三倍還多!

曹操這個鬱悶就別提了,駱天明訓練的軍隊太精銳了,一萬能頂十萬用,只損失了三萬多,已經算是不錯了。

但問題是,這麼損失下去,就算曹軍有六十萬,也撐不住幾天啊!

既然正面硬攻佔不到便宜,曹操只好另想辦法。

從第二天開始,曹軍就圍而不攻,轉而派出小隊人馬,到處清掃鄉村。

新野是劉備最開始的老巢,在這裡經營了多年,百姓對劉備的認同度非常高,不然也不會在原劇情中,攜老帶幼的跟隨劉備南遷。

現在曹操對這些散落在鄉間的百姓動手,頓時激怒了劉備,讓駱天明趕緊想辦法。

駱天明當然也不會看著曹操屠戮百姓而無動於衷,但是從軍事角度來講,分兵去保護百姓,確實是太被動了。

這個時候,諸葛亮和龐統作為謀士,就該出謀劃策,來解決難題了。

諸葛亮建議,集中兵力反攻曹***迫曹操將散落的兵力收回來。

而龐統卻建議,同樣分出幾十支小隊人馬,不過出去剿滅曹軍小隊只是幌子,等分散出城後,再暗中集結,然後直襲許昌。

曹操此時的都城,已經遷到了鄴城,但許昌作為舊都,依然有很高的地位。

尤其是許昌比鄴城更靠南,又是在交通要道上,所以就成了曹操南下的後勤基地。

只要把許昌拿下,曹操的六十萬大軍缺衣少食,必然不戰自潰。

如果僅僅以戰勝曹操為目標,偷襲許昌是非常好的辦法,但後果也非常嚴重。

別的不說,就說沒有吃食的六十萬曹軍,在崩潰後會做什麼?肯定會到處搶掠,到時候新野的百姓就不只是被搶劫了,弄不好連人都被吃了。

不要以為吃人只是五胡亂華時才有,歷朝歷代在發生天災人禍時,在找不到食物的時候,都會發生吃人的事情。

“易子而食”這個詞,就是專門發明出來形容這種事的。

因此,龐統的計策被劉備直接排除,不予考慮。

既然直接打散曹軍不可取,那麼就只有正面擊敗曹軍了。

曹軍攻城了一天,在城牆下損失了近萬人,然後被關羽帶人出去大殺一通,損失了三萬多,又分出去幾十支小部隊擄掠百姓,又是幾萬人被分出去了,剩下的還有五十萬左右,還分別圍困四門,並不是全都蝟集在一起的。

這樣的話,正面作戰就並非沒有勝算了,所以駱天明思考了一下後,就點頭答應下來。

既然要正面和曹軍打一場,駱天明就將關羽等四將的兵力抽回來,和他一起出徵,改由劉封、魏延、文聘、霍峻四將分守四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