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 上任之初(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在張飛手下,竟然連一拳都經受不住,甚至都不是斷了,而是粉碎了!
黃祖被嚇壞了,一個張飛就這麼厲害了,和張飛齊名的關羽、趙雲又如何?名頭比他們還響亮的駱天明又如何?
劉備手下有這些猛將,自己要是再不識趣,怕是涼涼的時間就近在眼前了。
收服了黃祖,江夏水軍就盡數掌握在手中了。
駱天明看過水軍的訓練後,只能連連搖頭,黃祖真是害人不淺,這些兵都讓他練廢了。
三國時代的水軍,也就是能在長江上打一打,別處根本用不上。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水軍其實挺沒用的,花大工夫去訓練,價效比不高。
但駱天明不這麼看,在他的規劃中,水軍的用處大了去了!
且不說將來發展的好了,必然要向海外發展的問題,就說在大漢境內,可不只是長江一條河流,能容大船航行的江河多不勝數。
此時可是三國時期,生態環境比後世好太多了,很多沒聽過的河流,水量都非常充沛。
只是後來時光變遷,加上環境惡化,這些河流大多幹涸了,最終消失在歷史上。
這些河流即使比不上長江,可很多地方都能通行百料大船,用來運兵運糧,都是極為便捷的。
三國的人不是傻瓜,反而是智謀之士層出不窮,他們為什麼想不到利用那些河流作戰?
不是他們想不到,而是現實情況受限制。
這個時代的船隻,全部是木質,只需三五支火箭,就能把一艘船徹底燒掉。
如果河流沒有長江那麼寬闊,站在岸邊就能把箭射到穿上,那麼水軍在這樣的河流中有什麼作戰能力?只是送上門的靶子而已。
若想防箭,最好的辦法是在穿身上;披一層鐵甲。
可問題又來了,船身上披甲,就會導致船隻頭重腳輕,很容易翻覆。
此時最出名的樓船,是水戰最強的兵器,水面上有五層,可容納士卒三千,在長江上可謂是無往不利。
但樓船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翻船,稍微有點浪就能把它打翻。
這樣的戰船若是再披上一層鐵甲,根本連碼頭都出不去,就會自己沉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這個時代的鐵器是很珍貴的,用來打造兵器都不夠用了,連農具都是木頭、石頭的,即使帶點鐵,也是用一層鐵皮將木質農具包裹起來,可憐巴巴的,看起來就寒酸。
要想給船隻披甲,一艘船至少得上萬斤鐵,這是多大一筆財富?一旦船沉了,又是多大的損失?根本就玩兒不起。
因此,在這個時代給船隻披甲是行不通的,河面較窄的河流,也就無法開展水戰。
可是三國時代的人不懂得鍊鐵、船隻重心等理論,駱天明豈能不懂?打造鐵船都沒問題。
只要船隻能披甲,水軍的價值將大大提升,會成為戰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於是駱天明決定,他親自來掌握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