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天明在溪谷鎮隱居,這個訊息在荊州不是秘密。

按理說,這樣一個大才就在身邊,劉表作為荊州之主,怎麼也該表示表示,試著請他來輔佐。

然而劉表竟然一直視而不見,全當他不存在,除了一開始讓蒯越給他們找了個安身之地,其他時間根本不聞不問。

但其他人沒法當做不存在,一開始是擔心駱天明跑到荊州來搶地盤,禍害這裡的世家;後來見駱天明很老實,就有人忍不住想要接觸接觸。

畢竟駱天明的戰績太嚇人了,以區區六萬人馬,打的三十萬西涼軍分崩離析,簡直是神蹟!

尤其是荊州有個類似讀書會的小團體,裡面的人個個都是人才,更是對駱天明很關注。

這個小團體沒有名字,為首的人是龐德公和司馬徽,司馬徽有個別號,叫做水鏡先生。

小團體裡還有很多年輕人,跟隨他們兩位學習,但卻不以師生相稱,而是以互相交流的名義聚會。

其中有諸葛亮、龐統、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等大才。

這些人研究的不是什麼儒學,也不談玄論道,反而更注重施政、律法、兵法、天下大勢等等,研究的都是實務。

既然研究實務,在知道附近住了個兵法大家之後,當然不會錯過。

於是,有兩個膽大的傢伙,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來溪谷鎮造訪。

駱天明聽說來的人叫龐統、徐庶,整個人都呆了一下,沒想到自己還能吸引到這兩位。

這兩位可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大能,駱天明當然要好好招待,特意設宴款待他們。

龐統和徐庶有大才,駱天明也不差。

駱天明經歷的太多了,不但在用兵上有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解,在正治、經濟、民生、科技、文化等等方面,都造詣極高,任何話題都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龐統和徐庶簡直成了兩個小學生,在駱天明面前只能乖乖聽課,偶爾插話也是提出疑問,根本沒法和駱天明探討。

這讓兩個自以為學究天人的大才,都對駱天明佩服的五體投地,才知道世間還有如此神人,簡直不可思議。

兩人在溪谷鎮住了一個多月,怕家人擔心,才不得不離開。

可是才走了半個月,就再次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諸葛亮、崔州平等一大堆人。

從這以後,這幫人就經常跑到溪谷鎮來,甚至有把這裡當成常駐據點的意思。

到了最後,連龐德公和司馬徽也忍不住了,都跑到溪谷鎮來,和駱天明討論天下大勢、施政要領、軍事兵法、立法執法、民生髮展等等問題。

這些人都喜歡來溪谷鎮,不只是因為有駱天明在,還因為這裡的生活設施非常方便,讓他們過的很舒服。

什麼自來水、下水道、浴池、游泳池、各大菜系的美食、新式的衣服等等,都讓他們都樂不思蜀。

既然這些人都願意在溪谷鎮常駐,駱天明索性就專門給他們劃出一個院落。

孔融喜歡起名字的癖好又發作了,專門給這個院落寫了個牌匾,叫做“青芹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