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 轉向荊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在進入兗州之前,駱天明就和孔融商量,是換條路線,還是乾脆去別的地方。
武安國和孔融都是青州人,當然很想返回家鄉。
但此時的青州已經成了廢墟,而且是曹操和袁紹爭奪的焦點,即使他們安全的回到青州,也免不了要面對曹操和袁紹的左右拉攏。一旦拉攏不成,兩人都會乾脆派兵幹掉他們。
家鄉雖好,可那裡已經成了混亂的漩渦,回去是沒有好日子過的。
孔融不是迂腐的人,聽了駱天明的分析,也知道青州不再適合安居了,只能詢問駱天明,不回青州又該去哪裡?
駱天明的建議是,去荊州!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他更想去交州。
雖然交州也不是太平樂土,但和中原的軍閥混戰相比,還是太平多了,打仗也和小孩子過家家似的。
等時機到了,駱天明可以再次出山,擇明主而侍。
可惜交州太遠了,無論從哪個方向走,都免不了要穿過某個軍閥的地盤,而且還太偏遠,對中原的資訊知道的太晚,不適合還想復出的駱天明。
另外,蜀中也是不錯的地方,但蜀中是劉焉,這傢伙可不是個省油的燈,是漢室宗親中野心最明確,也最陰險的一個。
雖然劉焉命不久矣,最終沒能掀起太大的風浪,可目前他還沒死呢,駱天明可不想找地方隱居還要跟人鬥智鬥勇。
相比較而言,劉表的荊州算是最太平的了,劉表也更溫和一點。
至於荊州的世家勢力也很大,駱天明倒是不懼。
一來,荊州世家和朝廷大臣並不是一條心,朝廷大臣想要弄死駱天明,荊州世家可未必這麼想,更不可能替別人火中取栗;
二來,就算荊州世家敢動手,駱天明也不懼他們,因為荊州兵是出了名的不能打,駱天明就憑手下的一千人,足以讓荊州人不敢招惹他。
因此,荊州是目下最好的安身之地。
孔融對駱天明是言聽計從,既然駱天明這麼說了,他就立即同意了,於是隊伍轉向,往荊州而去。
豈不知早早得到訊息的曹操,已經在兗州邊境翹首以待,就等著駱天明到來,就以千萬分的誠意,一定要把他收入麾下。
可惜他白等了好幾天,才知道駱天明已經轉向荊州了,頓時氣的拿劍亂砍,險些把親兵殺了。
幸好有荀彧勸住了他,讓他稍安勿躁,他們還沒失去希望。
駱天明轉向荊州,未必是專門避開曹操,也許只是知道青州戰亂,無法隱居而已。
駱天明帶著一千多人的隊伍,不可能完全隱藏起來,等他安定下來之後,完全可以派人去請,只要表現出誠意,相信駱天明不會真的自甘寂寞,定會出山輔佐曹操。
曹操即使明知道荀彧是在安慰他,也只能這麼欺騙自己,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7017k